政府計劃修法規定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份。立法會議員陳凱欣今日(21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認同方向,將建議政府檢視硬糖等食品是否也存在造成哽噎風險,以及是否需要納入規管。
政府表示,小杯裝蒟蒻果凍結實的質地和其獨特的產品設計,食用不當可能造成哽噎風險,特別是對兒童,世界各地更不時發生食用這類產品而致命的意外。香港食安中心已檢視過食用含蒟蒻成份果凍產品可能帶來的哽噎風險,以及主要經濟體對這類產品的規管做法。
因此,政府建議修訂《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規定小杯裝果凍產品的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不得含有蒟蒻成份;所有預先包裝並含有蒟蒻成份的果凍產品,包裝須標示預防哽噎風險的警告字句「注意:勿一口吞食,長者及兒童需在監護下食用」。
當局打算以「先訂立,後審議」方式立法,在今年中將刊憲和提交立法會審議。關於小杯裝果凍產品成份和大小規定在條例通過6個月後生效;至於標籤的規管要求,就在修訂條例通過12個月後實施。另外,食安中心已聯同教育局向全港學校發信,建議小賣部和食堂停止出售或提供高度或寬度為45毫米或以下的小杯裝蒟蒻果凍。
陳凱欣在電台節目上表示認同修例方向,並舉例數年前曾發生兒童因食用小杯裝果凍導致窒息死亡的事件,顯示蒟蒻產品存在風險,而政府今次的修法建議已參考歐盟及馬來西亞的做法。她計劃於周四(24日)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提出應同時檢視硬糖等食品是否也存在窒息風險,以及是否需要納入規範,而她曾試過食喉糖時不慎骾喉。
家庭醫師林永和認為修法是好的方向,相信修法後應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但吸啜咬碎後的蒟蒻粒仍有哽噎風險,應加強對家長和長者的宣傳教育,讓他們了解相關食品的潛在危險。他又指,蒟蒻的營養價值很低,下一步可探討怎樣減低進食餐廳蒟蒻成份食物的風險。@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