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新任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George Glass)抵達東京,表示「我們與日本處於一個頗為棘手的地緣環境中,周圍有中國(中共)、俄羅斯與北韓」,「我們需要攜手反制像中國(中共)這樣的國家。」
格拉斯曾在擔任駐葡萄牙大使期間成功應對中共「掠奪性行為」,特朗普挑他出使日本,不僅顯示了特朗普對推進美日同盟的重視,更顯示了美日同盟瞄準的靶子——中共。
美日關稅談判 「為世界樹立典範」
而特朗普目前力推的全球關稅談判,也賦予日本優先權。4月16日,美日關稅談判,原定在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與貝森特(美國財長)、格里爾(美國貿易代表)等部長級官員之間進行。當日早上,特朗普意外宣布他將親自參與和日本官員的關稅會談。當日傍晚,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寫道:「非常榮幸剛剛與日本貿易代表團會面。取得巨大進展!」
對於美日關稅談判首次會談,美國財長貝森特說感到「非常滿意」。美日關稅談判第二輪會談將在4月下旬舉行。
日方對關稅談判非常積極。4月20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一個節目中說,相信日美談判雙方都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們希望花必要的時間為世界樹立典範。」
美日關稅談判,主要涉及3個經濟議題。(一)美對日貿易逆差。日本2024財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對美出口額和進口額均創新高,實現約9萬億日圓順差(約638億美元),這約為2024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3,610.32億美元)的18%、歐盟對美貿易順差(1,982億歐元)的28%。(二)美國對日出口汽車問題,美方擔憂日本的汽車認證制度、安全標準。(三)美方指日本在進口大米的制度上「缺乏透明度」,要求擴大進口美國的肉類、水產品和馬鈴薯。
日方基本立場是:回應美方關切,爭取談判空間。據《日經新聞》(Nikkei Asia)報道,日本正考慮放寬進口美國汽車的安全標準,以緩解特朗普對美國車在日本市佔率偏低的不滿。日方也考慮擴大進口美國大豆和大米,此舉意在部份填補美國失去中國市場的缺口(2023年美國出口的大豆54%流向中國)。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除汽車議題外,日本也願在貨幣與能源領域與美方深化合作,包括擴大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
總體看來,日美關稅談判中的經濟議題,雙方應無太大差距。日方也明確表示,不應為了報復特朗普總統的關稅而故意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國債(日本持有美債超過一萬億美元,是美國以外最大的美債持有國)。
最大的問題是美方對日本在防衛負擔上態度的不滿。特朗普會見赤澤時表示,「美國一直在保護日本,日本卻沒有付出。」赤澤則說,日本從2022年至2026年度將為駐日美軍承擔超過1萬億日圓的費用。更重要的是,日方認為,「不應將安全保障問題與關稅談判掛鈎」(4月21日石破茂語);而且,日美兩國早已就2026財年之前日本應承擔的駐日美軍駐留費用達成協議,沒有理由改變(4月18日日本防衛相中谷元)。
其實,這是特朗普的老問題。早在2016年第一次競選期間,特朗普即要求日本政府全額負擔駐日美軍費用,指責日方在此問題上未盡到盟國責任。日方則表示,相比美國其它同盟國,日本承擔美國駐軍經費的比例和金額已是最高,「日美兩國之間必須進行適當的分擔」,堅持不單方面全額負擔的立場。特朗普第一任期,雙方都有讓步(如2017年度日本承擔了駐日美軍7,897億日圓的相關費用,較上年度增長了255億日圓)。拜登政府時期,美日也都順利達成協議。
因此,本文判斷,防衛費分擔問題,更多的是特朗普的一個談判籌碼,對美日儘快達成新貿易協議不會構成實質性障礙。
美日聯手反制中共 加速軍事一體化
事實上,特朗普第一任期,美日同盟持續強化(可參見筆者「安倍力促特朗普圍剿中共」一文);本屆特朗普政府,也將推進美日同盟作為優先事項。
日本首相石破茂是特朗普再主白宮後最早接待的外國領導人之一。2月7日,特朗普和石破茂舉行首次正式會晤。會後的「聯合聲明」中(石破茂稱這份文件將成為今後日美合作的「指南針」),雙方決心邁向美日關係的新黃金時代,共同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並提出多項主張,重點聚焦於遏制中共在印太地區的侵略行為。此一會晤全球高度關注。
3月30日,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東京與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舉行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的首次美日防長會談。此前,3月25日,海格塞斯在夏威夷訪問期間發表演講,強調了重視亞洲的立場。海格塞斯對中谷元表示,「面對中共的侵略和脅迫行為,美國和日本堅定地站在一起」,日本是美國在亞洲遏制「中共軍事攻擊性」的「不可或缺之夥伴」,並進一步改善駐日美軍的聯合指揮能力。海格塞斯還強調將確保美軍在台海的威懾力。這與他2月對歐洲盟友的冷言冷語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暗示外界「美國優先」並不會影響華盛頓對亞洲盟友的安全承諾。
對日本而言,日美聯盟是日本國際戰略的基軸。日本與中國是搬不走的鄰居,面對中共的「戰狼外交」與不斷升高的對台武力威脅,日本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亟需美國強大、堅實、穩定、可靠的全方位支援。
根據日本2022年底的「安保三文件」和日美共同決定,今年3月24日,日本正式組建隸屬於日本防衛省(JMOD)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並任命首任司令官,統一指揮日本陸海空自衛隊及太空、網絡等跨領域作戰力量,行使「反擊能力」決策權,並直接與駐日美軍司令部對接。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的組建,是日美加速軍事一體化進程的重要標誌。
為配合日本設立統合作戰司令部,美國計劃將駐日美軍司令部提升至由四星上將擔任領導,將其改編為「聯合部隊司令部」,作為統合作戰司令部的對接機構,並強化其權限(從目前僅限於指導美日聯合演習、協調《美日地位協定》的運用等,擴展至在聯合訓練及組織聯合作戰行動中的有限指揮權限),並將位於橫田基地的駐日美軍司令部遷至東京,從而提升美日軍事一體化水平。
不過,有傳言說,五角大樓已考慮取消升級駐日美軍指揮結構的計劃,以此作為削減成本的一部份。對此,海格塞斯在新聞會上透露,五角大樓已經啟動了將駐日美軍升級為聯合部隊總部的「第一階段」工作,「這一升級將提高我們與日本自衛隊新成立的聯合作戰司令部(JJOC)協調作戰的能力。」
海格塞斯還表示:已經要求日本,允許美軍更多地進入日本具有戰略意義的西南島嶼,這些島嶼位於與中共有爭議的東海邊緣,靠近台灣。
現在,雙方在安全領域的唯一重大爭議,是美國敦促日本強化防衛能力、提升軍費。日本計劃到2027年將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2%。但是,被提名為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事務副部長的科爾比在國會強調,2%的防衛開支遠遠不夠,呼籲日本「將防衛開支至少提高到3%的佔比」。這方面,日本雖確有困難,但在努力之中。美日應能達成諒解。
此外,日本還有一個積極的構想,推進日美同盟。據《朝日新聞》和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3月30日美日防長會上,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正式提出「單一戰區」(one-theater)構想:將東海、南海、朝鮮半島等區域,整合成一個統一的戰略區域,在出現緊急狀況時,可以進行聯合應對;希望將日本、美國、澳洲、菲律賓、南韓等國家納入這個「單一戰區」的框架,深化彼此的安全合作。
美國防長海格塞斯當場表示歡迎,並在稍後拜會石破茂時再次表達支持。
結語
特朗普本屆政府較特朗普第一任期,明顯地加大力度打擊中共。在這個大背景下,通過美日關稅優選談判和美日加速軍事一體化,必然將使美日同盟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