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thankarnpap/Shutterstock)
(Prathankarnpap/Shutterstock)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自己的精力逐漸衰退,例如早晨醒來時依然感到疲憊、運動後恢復緩慢,甚至思維變得遲鈍。這些現象的根源往往與線粒體功能衰退、氣血不足及微循環減弱有關。本文將提供給大家提高能量水平的方法。

能量低下是衰老開始

線粒體是細胞的「電池」,負責為全身提供動力。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線粒體功能逐漸減弱,導致疲勞、代謝變慢、皮膚暗淡。高糖飲食、缺乏運動及壓力過大,都會加速線粒體退化。

此外,在能量產生過程中,也會釋放出對健康不利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損害線粒體功能。如果未能及時中和過多的自由基,就會對身體造成過氧化損傷,也會削弱線粒體功能。

另外,微循環的減弱,會影響養份與氧氣的輸送。當血液循環不良時,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會導致身體能量下降。久坐、缺乏運動、壓力過大,都是微循環變差的常見原因,也容易加速衰老。

從中醫角度看,氣血是維持身體運行的「燃料」,決定個體的活力。當氣不足時,容易出現疲勞、免疫力低下、活動後氣喘、怕冷。血不足的人,皮膚容易暗沉,手腳會發冷。

改善方法

了解能量減退的原因後,可以嘗試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改善:

1.呼吸訓練

臨床上對許多病人檢測時發現,他們的二氧化碳水平偏低,這通常與過度呼氣,呼吸很淺有關,造成吸入的氧氣不足。

練習「方形呼吸法」,一分鐘就可以提升氧氣的供給。方法是用鼻子吸氣4秒,感覺空氣進入腹部。然後屏氣4秒,讓氧氣充份進入血液循環,再慢慢用嘴呼氣4秒。這樣重複4至6次,會進入一個比較放鬆和舒服的狀態。

此外,「四七八呼吸法」也能有效改善能量狀態,放鬆情緒。做法是:吸氣4秒、屏氣7秒、再呼氣8秒。如果感覺屏氣7秒時間過久有困難,可以選擇練習「方形呼吸法」。

許多人由於長期焦慮,無意識地養成了淺而快的呼吸習慣,因而令身體感到不適。如果你每天進行呼吸練習,建議早、中、晚各做5分鐘,連續堅持7天,你會發現自己的精力更充沛,疲勞感減少,思維也會更加清晰,注意力更集中,同時皮膚狀態會有改善,氣色會更紅潤。

2.太極和氣功

有人把太極和氣功說成是動態的打坐或冥想,實際上是一種能量運動,有助於打通經絡(體內能量通道),促進氣血流通,使能量以平衡和正確的方式循環。

氣的循環是有方向性的,該上升的氣要上升,該下降的氣要下降。若胃氣上走,會引起噁心嘔吐;肺氣上走,會哮喘、氣短或咳嗽。若脾氣、腎氣下走,則容易出現器官下垂的問題。

在太極訓練中,運動與呼吸要相互協調。例如,手臂緩慢抬起時配合吸氣,感受能量進入身體;手臂緩緩下降時配合呼氣,釋放身體的緊張感。這樣重複5次後,身體會自然放鬆,能量流動增強,血液循環改善,讓身體感到輕盈。

3.紅光療法

紅光療法是利用600至700nm波長的光,刺激線粒體,提高ATP(能量分子)的合成。每天照射紅光5至10分鐘,可以改善皮膚,增強代謝,以及提升精力。使用方法十分簡單,用紅光燈照射面部或腹部,增強細胞代謝能力,讓細胞重新獲得活力。

一項綜述性研究表明,光生物療法可以用於治療痤瘡、癒合傷口、修復皮膚和減少疤痕。

4.針灸和按摩穴位

穴位按摩和經絡調理,能調節身體能量流動的平衡,可以有效的提神醒腦,增強身體的能量。中醫發現,經絡是人體能量運行的通道,內臟通過經絡與身體各個部位相連。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點稱為穴位,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按摩以下三個關鍵穴位:

百會穴:百會穴位於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央,向後約一拇指橫寬處。研究發現,百會穴有多種健康益處,包括治療中風,以及緩解頭痛、頭暈,治療神經和精神疾病等。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太溪穴:太溪穴位於足部內側,內踝尖和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反覆上下按揉太溪穴,有益於養護腎臟,提高元氣。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為第二、三趾縫紋頭端和腳跟後端連線的前1/3點。按摩湧泉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疲勞。

此外,針灸湧泉穴,對於緩解腰痛也有顯著效果。我有一位病人反饋說,在針灸後腰痛明顯好轉,感覺非常神奇。其實,通常使用針灸治療腰痛時,不會優先選擇湧泉穴,但對於一些頑固性腰痛患者,針灸湧泉穴卻能發揮意想不到的療效。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按摩這些穴位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用拇指在穴位上輕輕畫圈,持續30秒。也可以用拇指順時針按9次,逆時針按6次,這樣重複3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適當調整按摩次數,靈活運用。此外,晚上可以泡腳,搭配按摩湧泉穴,效果會更好。

相比起針灸,按摩更簡便易行,因此每天堅持按摩3至5分鐘,是幫助提升身體能量的好方法。

此外,建立一些有助於提升能量的日常習慣至關重要。例如攝入能改善線粒體功能的飲食,適量補充B族維他命和輔酶Q10,都有助於提高細胞的能量。這些保養方法不能只是偶爾想到才去做,而是應該養成穩定的習慣。如果能夠堅持下去,你會明顯感受到身體狀態的改善。@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