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前線到政壇風浪,從家庭抉擇到獄中堅持,68歲的毛孟靜書寫香港傳奇。(《漂流傳奇》製作組)
從新聞前線到政壇風浪,從家庭抉擇到獄中堅持,68歲的毛孟靜書寫香港傳奇。(《漂流傳奇》製作組)

從新聞前線到政壇風浪,由記者到議員,從家庭抉擇到獄中堅持,本期「漂流傳奇」,書寫一位有骨氣的女性——毛孟靜的香港傳奇,近七旬的她被戲稱為港版「昂山素姬」。最近她出席罹患末期癌症的知名股評人David Webb告別會,這是她出獄後首次在公開場合露面,笑容依舊燦爛。母親節憶亡母教誨:「做人要頭抬高!」

2025年5月12日,毛孟靜出席「與David Webb的告別爐邊對談」。(蔡文昕/大紀元)
2025年5月12日,毛孟靜出席「與David Webb的告別爐邊對談」。(蔡文昕/大紀元)

低調釋囚 熟悉的身影不再沉默

2025年4月29日凌晨,一輛接載著毛孟靜及其同案戰友的車輛駛出監獄,他們是「47人案」首四名民主派刑滿釋放者。車窗雖拉上窗簾,卻遮掩不住車內那一張張香港人熟悉的臉孔。

這位剛走出囹圄的女性,在獄中曾寫下:「我或許步伐不穩,但絕不倒下」(I may be stumbling but not falling)。毛孟靜入獄,是因為她在2020年參與了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在《港區國安法》下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囚四年兩個月。

毛孟靜丈夫Philip Bowring 2024年資料照。(蔡文昕/大紀元)
毛孟靜丈夫Philip Bowring 2024年資料照。(蔡文昕/大紀元)

毛孟靜的丈夫Philip Bowring,同為資深傳媒人,曾任《南華早報》專欄作者,與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同出一族。2023年2月,Philip因肺炎病危送入深切治療部,政界曾呼籲政府基於人道考量,允許毛孟靜探望,惟最終未獲批准。幸而,丈夫最終康復。一家人如今終能團聚。

毛孟靜,曾是八十年代香港家傳戶曉的「新聞之花」,肩負追蹤報導中英談判的歷史使命。如今,她已年屆六十八,卻依舊以堅毅與優雅並存的姿態,走過四年牢獄,寫下屬於她的「漂流傳奇」。

罕有精通法文的立法會議員

在毛孟靜任職立法會議員期間,她是近70名議員中罕有的精通法文者。她1957年在香港出生,自小便展現語言天賦,就讀聖保祿中學時已中英文俱佳,更修讀法文。

她在一次訪問中分享:「我十幾歲的時候讀聖保祿,那裡的修女多來自法國,所以我從中學時代便副修法文。後來赴加拿大升學,首都渥太華是英法雙語城市,我又繼續讀法文。回港後在法國新聞社工作,經常聽法文,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愈來愈流利。」

中五會考,她主修理科,中英文皆考獲A級,但理科成績未如理想,未獲本地大學取錄。她遂毅然遠赴加拿大渥太華升學。初到異地,適應新環境已不易,更被輔導員勸退新聞系,認為法語面試難度甚高,「根本不可能通過」。

她不甘心,憑著語言根底與不懈努力,終在1979年取得渥太華卡爾頓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正式展開記者生涯。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2017年資料照。(蔡雯文/大紀元)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2017年資料照。(蔡雯文/大紀元)

「新聞之花」為真理而記

返港後,毛孟靜憑藉語言優勢,加入《法新社》與《英文虎報》,其後於1982至1985年間擔任無綫新聞記者及主播,報導中英談判期間,頻繁出現在電視螢幕上。

1986年,她重返《法新社》擔任駐港記者,並於1989年前往北京,親歷八九民運與六四事件的新聞現場。

「那個年代資訊尚未流通,社會對政治普遍冷感。但隨著中英談判展開,電視新聞每晚六點半播出,我亦常常上鏡,因此有了『新聞之花』的稱號。」

毛孟靜說:「我相信記者的本質是求真。多年來我都真情對待,真心相信世上有真理這回事。」

不少八十年代的觀眾仍記得她在無綫新聞中鍥而不捨地追問高官談判內容,甚至高官對對她嘖嘖稱奇:「這個姑娘真厲害。」無愧「新聞之花」的稱號。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2018年資料照。(蔡雯文/大紀元)
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2018年資料照。(蔡雯文/大紀元)

為何放下如日中天記者路

1991年,正值新聞事業如日方中,她卻選擇離開新聞界,源於一個與兒子相關的「洋蔥事件」。當時她與三歲兒子談話,問他「世上最愛的人是誰」,兒子的答案竟是家中的工人姐姐。那一刻,她心如刀割,從此反問自己:「事業與家庭,我該選擇哪一個?」

她毅然辭去記者職務,專心陪伴兒子成長,並主持電台節目《小學校際常識問答比賽》,更深入了解兒童心理,後來更出版育兒書籍及開設親子講座,將愛延續。

離開傳媒後,毛孟靜並未淡出社會。2000年,她於中大與浸大擔任兼職講師,致力培育新聞新一代。

2008年,她轉戰YouTube,以趣味方式教導英文,堪稱香港最早的「教學Youtuber」。(點擊查看:毛孟靜英語教室MsClaudiaMo)2012年出版《跟Chinglish Say No》一書,批評本地英語教育制度令學生十多年來無法說出一口流利英語,強調多練習才是關鍵。即使日後進入議會,她仍堅持拍片教英文,助港人改善語言能力。

在今年4月29日毛孟靜出獄當日,傳媒聚集她的寓所外,她的丈夫Philip Bowring開門回應,表示妻子需要時間重新適應生活。從門外可見屋內的「Welcome Home Mum」的掛飾,似乎是兩名兒子在歡迎她。當年為了兒子放棄事業夢想,這位母親終於在母親節前回家,與家人團聚。

今年的母親節,毛孟靜發帖憶述亡母的教誨:「做人要頭抬高,head held high.」這不屈的信念,伴她走過人生風浪。

2014年12月11日,毛孟靜在金鐘雨傘運動清場現場。(余鋼/大紀元)
2014年12月11日,毛孟靜在金鐘雨傘運動清場現場。(余鋼/大紀元)

一通電話改變人生 投身民主運動

2005年,毛孟靜接到一通改變人生的電話——余若薇邀請她加入公民黨。她掙扎三天後作出決定,認為新聞自由正受侵蝕,傳媒人不能只講中立,而無視人權。

2016年9月立法會選舉期間,毛孟靜在街站派發傳單。(宋碧龍/大紀元)
2016年9月立法會選舉期間,毛孟靜在街站派發傳單。(宋碧龍/大紀元)

2006年,她成為公民黨創黨成員及九龍西支部主席。2008年首次參選立法會,雖然落敗,但已奠定基礎。2012年成功當選,翌年與范國威創辦「香港本土」,提倡「港人優先」。

2019年5月9日,毛孟靜不滿林鄭的回答,在座位上高呼「講大話」,被主席梁君彥裁定具嚴重冒犯性,她拒絕收回言論被驅逐離開。答問會期間先後有6名民主派議員被逐出議事廳。(蔡雯文/大紀元)
2019年5月9日,毛孟靜不滿林鄭的回答,在座位上高呼「講大話」,被主席梁君彥裁定具嚴重冒犯性,她拒絕收回言論被驅逐離開。答問會期間先後有6名民主派議員被逐出議事廳。(蔡雯文/大紀元)

201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為自由」集會,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則表示,時間會站在人民一方,希望市民不會放棄爭取五大訴求。(宋碧龍/大紀元)
201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為自由」集會,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則表示,時間會站在人民一方,希望市民不會放棄爭取五大訴求。(宋碧龍/大紀元)

她在2016年退出公民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擔任民主派召集人。2020年四位民主派議員被取消資格,泛民議員集體總辭,毛孟靜亦正式告別議會。

2020年11月12日,香港本土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遞交辭職信。她解釋,自己擔任兩屆議員,期間經歷2014年的「雨傘運動」及去年的反送中運動,因此手持黃傘及身穿黑衣,象徵抗爭運動。(宋碧龍/大紀元)
2020年11月12日,香港本土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遞交辭職信。她解釋,自己擔任兩屆議員,期間經歷2014年的「雨傘運動」及去年的反送中運動,因此手持黃傘及身穿黑衣,象徵抗爭運動。(宋碧龍/大紀元)

縱使步履蹣跚 依然昂首前行

2020年民主派舉辦初選,毛孟靜代表九龍西出選,取得9,308票出線。其後,她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自2021年起還押,判刑四年兩個月。

她在獄中保持一貫樂觀作風,為年輕獄友開設英語課程,重拾法文學習,並閱讀逾三百本書,精神堅韌如昔。

2025年5月2日,她出獄三日後在Facebook發文,形容獄中生活「近乎卡夫卡式」,並掛念同案戰友。帖文中,她以招牌笑容示人,讓支持者如釋重負。

從新聞之花到政壇中人,從育兒母親到獄中導師,毛孟靜的人生從未失去信念。無論風浪如何,她始終選擇「head held high」,昂首走過每一段路。

她的故事,會否啟發你,走出自己的信念之路?#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