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和選戰都是寂寞的事。

參選的時候,無論有多大的團隊和助選團,參選者始終都是孤獨的,成敗得失都繫於自己。成功了,自然要留住團隊繼續努力做事,落選了只得各自須尋各自門。

示威也是寂寞的,為了信奉的理念,或𣎴平而鳴,很多時都只能憑藉一己信念,迎難而上;千呼萬應經已是革命成功了。人多的時候個個義憤填膺,浩浩蕩蕩,充滿主動性和能量,那有「派錢」示威那一回事。

在英國居住了半輩子,集會示威言論自由行,既是常態,民眾大都接受和包容。由1989年「六四」前在中國駐英大使館大門前馬拉松露宿支援中國民運行動,之後年年燭光晚會,呼應天安門母親。後來又有西藏人、維吾爾族人的示威,法輪功十年如一日控訴中共活摘器官;有時人多,有時人少,大使館前總有示威常客。

來自香港的不平等自然要到香港駐英經濟貿易辦事處抗議;為爭取新界女性平權曾獲副處長在會議室內接見;反國教運動時還在舊的辦事處前多次集會示威。雨傘運動之後,香港本土意識大漲,受到中共政治打壓愈大,新遷到羅素坊的香港駐英經貿處前,抗議活動越來越頻密。

抗議香港立法局2016年以宣誓理由罷免6名立法局當選議員資格,在經貿處前抗議了好長一段時間,大多時都只是一個人。到了因「魚蛋革命」被判重刑的梁天琦,「守護天琦」和支援向毛像潑墨的董瑤瓊,每個晚上馬拉松抗議,又站立了很長的歲月:

如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反送中運動開始,人心激盪,2020年6月30日晚實行國家安全法後,示威抗議已經成為高危活動,香港國安處、中國駐英使館、香港經貿處諜影幢幢,生人勿近。47人被捕判刑,區議員大流亡,抗爭者死的死,失蹤的失蹤,被通緝的被通緝,示威抗議活動四海遍地開花。

最是人間留不住,每年一度倫敦馬拉松4月27日舉行,明年又會再來;坐牢的馬拉松十年八載日日都是冤獄;爭取人權自由的示威馬拉松,每周日在唐寧街10號英國首相府前默站,為良心囚徒黎智英、戴耀廷、鄒幸彤等等請命,人多也好,獨自一人也可以,路遙知馬力。守護香港,從今以後,天涯處處馬拉松,星火相傳: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提摩 太后書 4:7章)
不是信徒,教宗去世也沒有太大悲愁,馬拉松示威之後,人還沒死,心豈敢言累;閉關靜坐常思己過: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