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長假期間本港市道淡靜的新聞,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在各大媒體上重覆出現。港人北上旅遊的趨勢不斷升溫,從最初的深圳、珠海逐漸擴展至湖南、長沙等更遠的城市。

深圳曾是香港人北上的首選,餐飲、住宿與購物都相對香港便宜。然而,隨著香港人湧入深圳,當地消費市場迅速升溫,物價也隨之上漲,導致部份香港旅客開始探索更遠的城市。例如,惠州作為廣東省內較低成本的城市,近期成為香港人的新寵,許多人認為它比深圳更具性價比。

香港旅遊業者也看準了北上旅遊的商機,推出了各種旅行團。例如,有高鐵專車湖南旅行團一次過招募了 600 多名旅客。然而,由於人數過多,每個景點的參觀時間都被壓縮,旅客甚至需要「跑著看」博物館。此外,餐廳與廁所的容量也難以負荷這麼多人,造成排隊時間極長,影響了體驗。

香港人對長沙的興趣並非偶然。湖南衛視作為中國知名的電視台,曾推出不少香港人熟悉的節目,例如《我是歌手》等,這讓香港人對長沙的文化有所了解。

美食也是長沙的一大吸引力。相比於四川菜的麻辣,湘菜的辣度較為溫和,更符合香港人口味。近年,在香港開設的湖南菜館如「農耕記」等,都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進一步推動了香港人對長沙的興趣。

隨著經濟環境的起伏,香港商家與消費者都在尋找適應市場的方法。與去年相比,今年本港市場氛圍出現了一些變化。商店更願意促銷,荃灣街市菜檔「同歸於盡價」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熱議,5元兩斤菜,比深圳還便宜。雖然這種極端降價無法長期維持,但確實展現出香港市場的靈活性。

儘管商家調整價格,但更多市民選擇網購,而非實體店消費,導致零售業壓力增加。全球經濟不穩定,也影響香港的貿易與商業活動。與此同時,一個本地活動——西九東京咖啡節掀起了熱潮,成功吸引大量市民參與。人潮遠超預期,甚至令部份店家補貨不及。

這個現象說明,香港市民並非不願意在本地消費,而是需要有足夠吸引力的活動和新鮮有趣的體驗才能促使他們花錢。相比一般商場內千篇一律的消費模式,咖啡節提供了一種鮮明的主題與體驗,讓市民感覺值得付出時間與金錢。

隨著五一長假期即將來臨,香港的消費市場能否有所突破,仍然有待觀察。唯有讓遊客及市民感受到香港本地消費的價值,才能真正留住人流,推動經濟發展。◇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