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5月3日),美國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新關稅正式生效,標誌著特朗普總統為減少對外國供應鏈依賴、提振本土製造業就業邁出的重要一步。
根據特朗普於3月26日發布的公告,這項新關稅適用於乘用車與輕型貨車所使用的關鍵零部件,包括引擎、波箱與電力系統。
符合《美墨加協定》商品可獲豁免
儘管此關稅針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但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規定的零部件可獲豁免,以保護緊密交織的北美汽車供應鏈。
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周四發布的最新指南,只要不屬於散裝料套件(knock-down kits)或大宗組裝套件,符合USMCA標準的零部件將不受新關稅影響。
這項關稅措施是特朗普更大貿易政策議程的一部份,早前他已針對進口汽車與鋼鐵加徵關稅。不過,特朗普已於4月29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對同一項商品重複徵稅,即避免「疊加」關稅,以防止關稅累加,減輕美國製造商的成本壓力。
為進一步緩解國內車企的衝擊,特朗普政府同步推出「進口調整抵免」(import adjustment offset)方案。
該方案針對在美國進行最終整車組裝的車企,允許它們根據國內總產量,抵免部份進口零件的關稅負擔。
具體而言,2025年4月3日至2026年4月30日期間在美國組裝的車輛,建議零售價(MSRP)的3.75%可用以抵免關稅。自2026年5月1日起一年內組裝的車輛,則可將建議售價的2.5%用以抵免。這一抵免比率,大致相當於車輛的進口部件可在第一年抵免約15%,第二年則可抵免約10%。

白宮:零部件關稅有助重建美國製造
特朗普在一份公告中表示,調整後的關稅結構將「更有效地消除國家安全威脅」,加速從外國製造業產能回流,並加強美國生產關鍵汽車零部件的能力。
白宮隨公告發布的概況說明書中指出,2024年在美國販售的汽車中,僅有25%的零部件為美國製造。儘管當年共有800萬輛汽車於本土組裝,其美國零部件含量平均仍僅介於40%至50%之間。當年汽車零部件的貿易逆差達935億美元。
特朗普政府表示,這項關稅最終將振興美國汽車產業,但業界分析師警告,短期內恐出現價格上漲與供應中斷的情況。
分析師警告 短期恐衝擊供應鏈與車價
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最近的一項估算預測,僅2025年一年,該項關稅就可能讓美國車企成本增加1,080億美元。
標普全球(S&P Global)汽車情報副總監史布林利(Stephanie Brinley)指出,對生產與銷售造成最嚴重衝擊的時間點,可能落在2026年。
她在一份說明中寫道:「根據過去三個月的市場活動與當前全球行動趨勢,這項關稅措施在短期內可能對全球汽車銷售和生產造成巨大衝擊,而美國和北美洲的感受將最為顯著。」
雖然汽車零部件關稅的全面影響尚未立即浮現,但5月3日的正式實施,仍是特朗普重整全球貿易政策的另一項里程碑。#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