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府周六(5月3日)表示,已結束與美國的第一輪實體關稅磋商,並稱談判氣氛坦誠融洽。

參與談判的台灣團隊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和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領。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台灣團隊與美國團隊於美東時間周四(5月1日)結束了在華府舉行的關於對等關稅等經貿議題的首輪實體磋商。

該辦公室並未透露台灣團隊與哪些美國官員進行了貿易會談。

經貿談判辦公室的聲明還說,會談期間雙方針對關稅、非關稅貿易壁壘及台美各項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廣泛討論和意見交換。

該辦公室還表示,會談氣氛坦誠融洽,雙方都表達對強化台美經貿合作的共同期待,也希望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為雙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會。雙方同意近期內就各項議題持續磋商,以積極尋求共識並探討進一步的深化合作。

儘管美國與台灣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支持者和武器供應國,並承諾要確保台灣的自衛能力。這也是美中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台灣是全球先進晶片的主要生產地,對美國擁有巨額貿易順差。美國總統特朗普原本對台灣商品徵收32%的對等關稅,但後來宣布暫停對等關稅90天,以便為談判留出時間。

台灣對特朗普的關稅作出回應,提出對美實施零關稅制度,並表示將大幅增加對美國的採購和投資。

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召集人鄭麗君說,台美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的緊密合作將有助於優化彼此的產業體系,強化全球競爭力,相信在台美雙方開放、相互理解的持續討論下,將有助於凝聚最大共識。#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