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類的宗教中,必定有所謂「聖物」的存在。以佛教為例,有舍利子;基督教當然不會例外,而在基督教的聖物中,以都靈裹屍布最受到注意。這當然是因為它直接與耶穌基督有關。不過,它的真偽一直存在着爭議,當中也牽涉到不少陰謀論。直至2025年,由意大利科學家所做的試驗,又將這個爭議帶上高潮。
聖物的爭議其實是一件很諷刺的事情。絕大部份宗教都強調信心多於懷疑(在這個問題上,原始佛教可以說是例外的)。既然不應懷疑,聖物就不必訴諸科學實驗,但經歷了啟蒙運動的洗禮,即使教廷也認同,基督教的聖物需要進行「科學鑒證」。在眾多的聖物中,以都靈裹屍布所進行的鑒證次數最多,也最嚴謹。更重要的是,鑒證它的真偽所需的學問知識包羅萬有,有考古學、布料學、植物學、血型遺傳學、攝影學、物理學、顏料學、歷史文獻考據⋯⋯。從科學的角度而言,鑒證都靈裹屍布的真偽,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樂趣。
首先,根據《聖經·新約》的記載,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後,善人亞利馬太的約瑟將祂的屍體包裹,然後安葬。既然有這樣的文獻記載,照理裹屍布應該很早便獲確認為聖物。問題是,雖然《聖經》有這樣的記載,但裹屍布要到公元公元1357年才「現身」,而且來歷不明。中間那段一千多年的「神秘失蹤」歷史如何解釋?因此,在中世紀時期已經有人質疑它是贋品。事實上,這個時期歐洲教堂對於聖物的需求十分巨大,有了聖物自然多朝聖者,教堂的收入大幅增加,因此出現大量偽造聖物。
對於裹屍布,基督教內部有不同看法。羅馬教廷雖然未敢確認它是聖物,但也不至於完全否定;正在冒起的新教(Protestant)則拒絕承認。這個爭議去到19世紀末卻有新的發展:一名意大利攝影師在拍攝裹屍布的時候,發現布匹所顯現的形象正好等如菲林的負片(negative)。這個發現後來促使教廷延聘專家全面分析裹屍布,特別是用碳十四方法斷定它的「年齡」,結果令支持者大失所望,布匹是中世紀的產品。
事情的發展峰迴路轉,到了近年科學家利用嶄新的掃瞄技術,確認裹屍布的確是兩千年前中東地區的產品(之前的鑒證部份受到污染)。再者,科學家利用3D技術重塑裹屍布的立體影像,更可確定它曾包裹一個人體。不過,最大的疑問是,即使用今天21世紀的科技也不能做到裹屍布的效果。
都靈裹屍布是否「聖物」可能還有爭議,但無可置疑的是:它肯定是最神秘的宗教遺蹟。◇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