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台幣急速升值,於4月底仍報1美元兌32.1新台幣水平,本月5日盤中一度升穿30關口、觸及「29字頭」,創近兩年多以來新高,引發台灣外匯市場劇烈震盪。為平息市場情緒,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罕有親自出面,表示已啟動「穩定措施」,以遏止匯市異常波動。

5日新台幣兌美元單日急升超過0.9元,升幅達3.05%,創近兩年三個月以來新高,當日成交量亦飆至43.89億美元,為歷來第三高紀錄。6日新台幣升勢明顯放緩,匯價於每美元兌30元水平附近徘徊。

楊金龍指出,這波急升主要由出口商大量沽出美元換回新台幣所帶動。市場出現過度預期,導致非理性行為,台灣央行已適時進場調節,呼籲企業不要盲目相信過度誇張的市場分析,以免錯判形勢,自損其利。台灣總統賴清德亦透過影片回應,指新台幣升值主要由預期心理所致,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

同時,港元兌新台幣匯率回落至約0.2454,創去年7月以來新高,意味港人兌換新台幣的成本上升,赴台旅遊、升學或購物的「性價比」明顯下降。近日市場搶兌氣氛升溫,甚至有台灣銀行的手機應用程式一度癱瘓。相比之下,美元兌港元仍維持於7.8區間,相對穩定。

對台灣企業而言,新台幣升值亦帶來出口壓力。據台媒《工商時報》引述國泰證券分析,新台幣每升值1%,台股整體稅前盈利平均將減少約0.5%,對晶圓代工、IC設計及電子零組件等出口導向產業影響尤為明顯。例如台積電匯率每升1%,營業利益率便削減0.4%;鴻海、廣達、緯創等大型代工廠亦料將錄得數億元損失。

不過,以內需為主的行業如營建、資產、食品、觀光及航空股,則有望受惠於新台幣升值;另外,擁有大量海外投資或美元負債的企業,亦可能因匯率變動而得益。

放眼亞洲,除新台幣外,日圓、韓圜及人民幣等近期亦同步回升,反映市場對美元後市趨於審慎。

然而,國泰證券引述國際清算銀行(BIS)3月的數據指出,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REER)降至96.03,創五年半新低;但韓圜REER更大幅下滑至89.28,創十五年半新低,使新台幣REER連47個月高於韓圜REER,顯示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仍輸給南韓。外資熱錢湧入推高新台幣,恐進一步壓抑台灣出口表現。

對香港而言,新台幣持續升值不僅影響個人換匯與消費成本,更可能間接衝擊本地企業在台灣及東亞區域的供應鏈部署。港人及相關企業宜密切留意台灣未來的匯率政策與資金流動監管走向,及早部署應對策略。@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