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今個月修訂《學校行政手冊》,規定受資助學校若發現圖書館有「危害和不利國家安全」的內容,應立即將其移除或停止使用。此外,《手冊》規定學校應為不同銀行的儲蓄存款設定限額,不應將包含政府資助的款項用於高風險投資行為,例如上市企業、非上市企業的投資及衍生金融工具。
教育局近期更新適用於所有受資助學校的《學校行政手冊》,規定學校圖書館主任須與管理層協調和溝通,定期檢視校內各學科領域及跨學科教學資源的內容與質素,以確保圖書館提供高質量的課程資源。若發現其中包含涉及嚴重罪行、道德倫理不當、有機會違法或「危害和不利國家安全」的內容,應立即將其移除或停止使用,以避免對學生造成壞影響。
2023年9月版本的《手冊》僅提到學校須確保圖書館「沒有涉及危害國家安全及其他不適合學生閱讀的內容」,並未有寫上「理應馬上將它們移除或停止使用,以免對學生產生壞影響」字句。
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手冊》在「可供彈性處理的課時」一欄,新增小學可善用不多於22%的課時安排「加強價值觀教育」,包括舉辦「愛國主義」和「國家安全教育」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中國大陸交流考察活動。2023年的舊版本只列明小學可透過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加強中華文化、《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而再早期的舊版本更沒有類似內容。
規定資助不得作高風險投資
而在處理學校收入部份,明確規定學校應將收入款項分散存放在多間銀行,以降低風險。當局用引金融管理局指引,指出學校應為儲蓄設定上限,例如學校管理的款項超過500萬元時,任何一間銀行的存款不得超過總額的20%。
當局規定,學校不得將包含政府資助的款項用於高風險投資行為,例如上市企業、非上市企業的投資及衍生金融工具。若學校計劃進行投資,必須在校董會會議記錄中詳細討論,包括風險控制政策、投資行為背後的依據、投資策略、監控程序及應急方案,並記錄決議過程。
《手冊》新增規定,學校應儘量避免在長假期後安排考試,以防學生忙於應對評核及學業,影響身心均衡發展;同時要求學校將校本評核與學業政策公開於學校網站,並定期收集家長的看法,持續審視和改善校本評核與課業政策,另為有需要的學生及家長制定相應的支援策略。
此外,教育局上月發布通告要求,私立學校管理層在投資時須確保學校擁有足夠儲備,至少能應對4個月的營運支出。若學校出現投資失利,責任須由造成損失的學校管理層承擔,不得將損失記入任何學校賬目,違規者可能收到教育局的勸喻信或警告信。@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