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周三(5月7日)報道,白宮官員表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將領導對華事務,主持美中之間貿易談判。關於周末在日內瓦的美中首次貿易相關談判,貝森特表示,這只是開始,談不上深入。
《政客》(Politico)最早報道了這項任命。這個消息並不意外,財政部周二(6日)已刊發的一份聲明宣布,貝森特將於本周末兩天(10~11日)在瑞士與中方官員會面。
財政部的聲明表明,貝森特將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迄今,特朗普政府尚未正式任命哪一位官員為美國對華事務聯絡人。
《政客》報道說,貝森特還負責主持與亞洲其它貿易夥伴的談判。
報道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員的話說:「財長已經表示,此次會議的目標不一定是達成貿易協議。」
「首要任務是雙方達成共識,找到從目前複雜的貿易關係中走出來的具體路徑。」他說。
貝森特稱周末與中方談判 還談不上深入
貝森特周三出席了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他稱周末與中方官員的貿易會談為「談判」。
他透露,他將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一同出席會談,但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不會隨行。納瓦羅被視為對華鷹派,並在對華貿易問題上持強硬立場。
當被問及與中方的談判是否已進入「深入」階段,貝森特回答說:「我說過,我們將在周六開始,這在我看來與『深入』完全相反。」
外界流傳白宮內部對關稅策略分兩派:一個是貝森特的傾向於鴿派的看法——認為關稅是戰略性的,是一種施壓姿態,是一種迫使其它國家做出有意義讓步並促使它們行動起來的手段;另一個是納瓦羅為首的鷹派觀點,認為關稅本身就是目的,需要用關稅來重建遭受外國競爭衝擊的美國產業。
美中首談 「大規模手術前的初步診斷」
白宮官員補充:「這是即將進行的大規模侵入性手術的初步診斷。」「在治療病人之前,必須先進行初步診斷。」
貝森特被華爾街人士廣泛認為是總統內閣中在貿易議題上最嚴肅、最精明的人物。
與貝森特共事過的人形容他為人穩重、有學者風範。貝森特曾在母校耶魯大學教授經濟史。作為一名投資者,他經常研究被人遺忘的類似金融案例,以啟發自己對當前情況的看法。
「我們將迎來某種全球性的經濟秩序大變局」,貝森特在2024年6月份的一次活動上表示,「我希望參與其中。我研究過這個問題。」
貝森特於1991年加入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他對英國房地產市場疲弱的研究,是該公司押注英鎊將貶值並大獲成功背後的催化劑。#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