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網絡流量排名顯示,網絡公司百度的影響力僅限於中文世界,而中文在互聯網中僅佔1.3%的微小份額。專家分析認為,由於防火牆的封鎖,導致國內民眾訊息匱乏,且依賴中共提供的有毒訊息。
近日,微信公眾號「科學與真相」發布《從全球流量排名看中文訊息繭房的困局》一文,對中英文在互聯網世界中的內容體量懸殊做對比,揭開一個殘酷真相:每個中國網民本質上都生活在經過三重過濾的「楚門世界」。人們接觸的所謂「海量訊息」,不過是浩瀚知識海洋中的涓滴之水。
該文很快被微信平台刪除,但被中國數碼時代404文庫收錄。
根據Similarweb網站排名,截至2025年3月1日,全球前十大流量平台,分別是Google,YouTube,Facebook,Instagram,X平台,聊天軟件WhatsApp,ChatGPT,維基百科(Wikipedia),Reddit和雅虎(Yahoo)。
數據顯示,英語世界創造著佔全球60%的互聯網內容,中文訊息僅貢獻1.3%的微小份額。維基百科(第8位)作為全球最大的知識共享平台,其英文詞條數量是中文版的15倍。
搜索引擎的對比尤為刺眼:Google以853億月訪問量統治著全球訊息分發,而百度雖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其國際影響力卻僅限於中文世界。
文章說,當全球網民在Google檢索知識、在YouTube觀看影片、在Facebook分享生活時,中國互聯網用戶正困守在一個由百度(第15位)、淘寶(跌出前100位)和微信構築的數碼孤島。
中國互聯網企業看似輝煌的流量數據,實則暴露出結構性危機。這種「內卷式繁榮」折射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致命傷:過度依賴封閉市場,缺乏真正的全球競爭力。
中共封鎖互聯網 導致中文資源萎縮
對此,獨立學者吳祚來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認為,中文訊息的總量上傳到國際互聯網,總量佔的比例非常小,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主流是英語文明;二是中共政府對互聯網的打壓、封鎖、刪除;再加上審查和自我審查。國內訊息匱乏,中文資源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小。
他介紹說,二戰之後,全世界的主流文化應該是英語文明,引導了當代社會的主流文化,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任何國家要想進入主流,就必須把他們國家的文字翻譯成英文,學術研究、論文發表,英語的總量是非常大的。大量的學生到美國來學習,從受教育的比例也可以看得出來。
而中文是另外一個極端,古代文獻和中國當代的創作和英文世界相比總量也是不大的,再加上一個非常嚴峻的事實,儘管中國一度開放互聯網,但很快中共就通過防火牆封鎖互聯網。大量的中國人發表的東西,在國際互聯網上檢索不了。
「我當年在網誌中國發表的幾百萬字的東西,基本上都被刪除了。」吳祚來說,中文的內容本來就不多,中共又打壓,又封鎖,有防火牆。這樣中文對整個互聯網的貢獻,就變得更小了。本來正常可能達到10%,或者8%這樣一個數字,肯定不像現在這麼萎縮,1.3%這麼慘澹的一個數字。
「我們當時寫微博開始,每個網站都有幾百個人、上千人在那兒負責刪除,這邊在生產,那邊在刪除,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差,其實也是對共產黨的一個反諷。共產黨說它弘揚中國文化,但是現在沒有繁榮,就這麼一個狀態。」他說。
分析:中文資源被共產黨毒化
近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稱海歸中有間諜,「絕不用海歸派,只在國內高校培養人才」,其眼界格局令輿論一片譁然,認為中國企業家的開放心態正在萎縮。
「柏林牆、防火牆這些東西阻礙了交流,如果網絡是一種自由的流通狀態,那麼國際的東西會流通到國內,激發國內人反饋和再度創作,它就會變得很繁榮。」吳祚來透露,國內朋友圈有位知名媒體人,因為沒有翻牆軟件,還在問美國人是不是現在吃不上雞蛋呢?
「訊息匱乏到這樣一個程度。這樣封閉下去挺可怕的,中文資源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就會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沒有品質,因為人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甚麼,然後走向民粹,依賴中共提供的有毒的訊息。」吳祚來特別提到,現在中文不只是總訊息量不行的問題,通過AI檢索的時候,它的很多邏輯都已經被共產黨毒化了,分析問題會跟共產黨保持一致。
「這說明中文訊息不是匱乏、水少的問題,而是一池的水被污染了,被扭曲了,邏輯都出了問題。它根據海量的中文數據庫,被訓練了,被餵料了,這是比訊息少更可怕的。少無所謂,如果是清泉、是乾淨的水,多少是有的,它被污染了,越多就越有害。」吳祚來說。
拆牆運動發起人:數碼高牆導致訊息匱乏
在Reddit社交平台上,有網民悲觀地表示,「牆」早就固化到中國人腦子裏了,已經跟互聯網防火牆本身的關係不大了。「無論牆內牆外,只要是中文為主的平台就少不了審核封禁、言論控制、炫耀攀比歧視鏈、掛人開盒。我看跟防火牆關係不大,已經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層面了。」
拆牆運動發起人之一劉棟玲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建立數碼高牆,導致很多人生活在一個高度構建和控制的環境中而不自知。對於普通網民來說,如果沒有足夠意識去尋求更廣闊視野下的訊息,則長期處於一個封閉和被動塑造的認知空間內。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表示,她的孩子長期使用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此網站在中國也被封禁,因為內容涉及科學與自由學術。中共網絡審查廣泛,中國大陸內含有「不合適」內容的網站及言論,會受到政府直接的行政干預。
「中共利用『數碼高牆』維持其統治地位並強化意識形態,但從全球視角看,顯著損害了言論自由原則,並限制了文化交流與知識分享,導致在全球訊息流通和知識共享方面存在不平衡。限制了中文使用者接觸到更廣泛、多元化訊息的機會。」她說。
劉棟玲認為,突破防火牆,不只是技術行為,更是意志的覺醒,是一場從資訊自由邁向肉身自由的飛躍。她呼籲從家庭層面做起,協助孩子翻牆,為孩子拆除中共「防火牆」這一道訊息與思想的高牆,拯救中國的下一代。
分析:中共不敢貿易脫鉤 但訊息與世界脫鉤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美貿易戰中,雙方都在尋求談判,中共顯然不敢在貿易上跟美國脫鉤,但卻敢於在訊息上主動與世界脫鉤。Google早在2010年已被迫退出中國,中國的留學生甚至無法在國內訪問自己海外大學的網頁。
吳祚來認為,中國當年進入世貿組織的時候,答應銀行金融開放、互聯網文化領域開放,但是都沒有,防火牆越建越高。中共只有在這種不平等貿易中,才能獲得最多的美元,它利用這個美元的優勢去搞「一帶一路」、搞統戰、搞它的所謂命運共同體,擴大它在全球的影響力。
他分析說,「其實它不在乎脫鉤,不在乎中國企業倒閉,它是一種鬥爭思維,哪怕兩敗俱傷,它拼的是這個。如果僅僅賺一個平等貿易的話,對它是非常不利的,美國的優質產品,不斷地在中國形成一個優勢。中共它是不會讓美國獲得這樣的發展機會。」#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