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日)是母親節,不少市民到花墟買花送給母親。有花店負責人形容今年市況較差,人流比往年少,貨品售價也較便宜。

千葉居負責人Gary Wong表示,對花店來說每年母親節是大時大節之一,還有過年、情人節、父親節、中秋,都是花店的繁忙時間。不過今年人流明顯減少,沒有往年母親節「墟冚」,他認為可能有些人北上,或者有其它的節目安排,感覺今年人流沒有以往那麼多。花店往年更會不夠花賣,但今年到傍晚還有存貨。

Gary認為,市民消費謹慎,總體消費意識都是以平價為主。他們也會因應市況調整,「貴價的產品現在比較難賣,大家都在共渡時艱」。但他強調,花店不會刻意降低花的質素,始終市民在母親節買花都是心意,用平價的產品很難吸引客人。而且現在消費者都很懂得分辨貨品,即使花很便宜,但不好看,也沒有機會賣,「要賣一些低端的產品很難」。他坦言唯一可以做的是保持質素,並將利潤降低。

公司客方面,Gary說沒有太大變化,很多公司客每年母親節都會派花給員工,今年沒有看到縮減的跡象,但都會問他們有沒有比較實惠的產品。

他又透露,因應市況今年不敢入太多貨,貨量預少了一成。由於利潤已經一直縮,如果損耗再大,根本很難經營。

被問到花墟是否越來越多吉舖?Gary同意有這個跡象,「我們在花墟二十幾年,都覺得有些心酸,我們的實體經濟、零售業都頗受影響。」因為現在利潤很難支付舖租和人工,老字號還可以靠公司客、屋苑等的訂單「拉上補下」,純粹靠門市相當難做,坦言「很多同行都做得有點心淡」。

他還說,現在大家的消費模式有所變化,除了網購外。此外,香港很多人假期會選擇外遊,或者選擇北上,這個趨勢令本地零售越來越難做,空間越來越細。除了花店外,Gary還提到花農,覺得他們工作都很辛苦,但認為這是時代的步伐,無辦法。

市民到花墟買花 認為親眼看到更好

從事教育的王小姐今日趁母親節買花送給媽媽。她表示,自己不是每年都會到花墟買花,但今年看到花都很漂亮,所以特意前來挑選。

現時很多人都選擇網購,王小姐表示,有些東西自己也會網購,但花始終是心意,網購太多不穩定因素,覺得自己到現場親眼看到,選擇合心水的花比較好。

她表示,買花的預算大概200至300元。除了買花,之後會出街食飯,一家人預算2,000至3,000元。由於是一年一次,很難得與家人一起慶祝,因此預算方面不會考慮太多。

在母親節,王小姐希望跟母親說「I love you!」她解釋現在自己有了BB,覺得這個母親節更有意義。@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