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斯親王醫院於骨科手術中引入混合實境新技術,令醫生如同擁有「透視眼」一樣,透過3D影像,觀察病人皮下組織的情況,提升手術成效。

醫院去年引入技術,至今已有50宗骨及軟組織腫瘤手術有應用混合實境技術,威院預計今年將有140宗骨科手術會應用該技術。

混合實境技術透過將患者的電腦掃瞄結果製成醫學影像,再經處理後製作全息圖(3D hologram),過程需約2至3小時。醫生戴上混合實境智能眼鏡後,全息圖會投影在病人手術部位,讓醫生能在手術前觀察病人皮下情況。

威爾斯親王醫院高級義肢矯形師劉康賢(左)和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國全。(霄龍/大紀元)
威爾斯親王醫院高級義肢矯形師劉康賢(左)和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國全。(霄龍/大紀元)

威爾斯親王醫院創傷及矯形外科顧問醫生黃國全指,全息圖與實際情況的誤差少於1毫米。其他專科包括心胸肺外科、耳鼻喉科亦正研究應用該技術。

威爾斯親王醫院亦有應用3D打印技術協助骨科手術,過去3年有逾420宗個案曾應用該技術。黃國全表示,3D打印技術可按需要打印手術模型,協助醫生進行術前預習及向團隊解釋手術流程。@

 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年製作了273個3D打印模型,幫助醫生在手術前預習。(霄龍/大紀元)
威爾斯親王醫院一年製作了273個3D打印模型,幫助醫生在手術前預習。(霄龍/大紀元)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