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7周年,當晚,不少成都市民拍到天空出現一輪血月,引發網絡熱議。

成都網民「化迪到處看」12日晚上發布影片說,在成都天府立交拍到了血紅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大又紅」。

當晚,許多成都市民都拍到血月的異象,相關影片和照片在社交平台熱傳。有網民驚訝地說:「怎麼是紅月亮?」

還有網民表示:「昨天成都的紅月亮,難道只有我覺得這兩天陰氣重嗎?」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了震驚中外的8.0級大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陝西、甘肅等多省,無數房屋坍塌,傷亡人數巨大。其中,更有不少學校豆腐渣工程倒塌,導致大量學生遇難,引發民憤。

據中共民政部報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汶川地震已確認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失蹤17,923人。但民間組織巴蜀同盟會的調查顯示,此次地震實際死亡人數約有30萬人,學生死亡人數超過3萬人,其中有不少是幼兒園的孩子。

然而,至今中共當局對遇難學生家庭的賠償承諾仍未兌現,並且每逢5·12紀念日,都出動大批警力,壓制遇難學生家長舉行悼念活動,令許多家長悲憤不已。

血月是大凶之兆

汶川地震紀念日當天,四川成都出現血月,引發關注。自古以來,血月的出現都被認為是大凶之兆,東西方有不同的預言,預示著天下將發生不同尋常之事。

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在《乙巳佔》中寫道「月若變色,將有災殃」「赤為爭與兵」。又說,月變時「赤地千里,其國大飢,人民相食」,指血月的出現預示有大災難發生。

漢代易學大師京房在《周易妖佔》中寫道:「月變色,赤為爭與兵,冰,赤氣覆月如血光。大旱,人民飢千里。」意思是說,當月亮變成紅色的時候,相應就會出現兩種災難,一種是戰亂、冰災,另一種就是旱災。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四年出現血月,這一年發生了重大災難和賊亂事件。據《明史》記載,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第一個正月元宵十五夜,就出現「日色如血,照人物皆赤」「二月乙巳朔,日赤如血,無光」。

這一年,中國北方地區發生嚴重旱災,導致饑荒,民眾流離失所。同時,張獻忠、高迎祥等流賊使「江北數千里地,皆被蹂躪」。#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