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於周二(5月13日)宣布,正式撤銷前拜登政府制定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AI Diffusion Rule)」,並同步推出多項措施,加強對全球半導體,尤其是AI晶片的出口管制。
根據商務部聲明,該規則於今年1月15日發布,並預定於5月15日生效,內容主要依據AI晶片取得門檻,將各國劃分為三個管制級別,但遭批評過於繁瑣且具貿易歧視性。
商務部指出,若該規則實施,將對美國創新構成壓力,對企業帶來繁重的合規負擔,並可能損害與多個友好國家的外交關係,因這些國家將被降為次等地位。
目前由特朗普政府主導的新政策,主張以「更具彈性與包容性」的雙邊協議模式,與可信賴的夥伴國就AI晶片出口進行個別談判,取代過去一刀切的全球分級管制方式。
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次長傑佛瑞·凱斯勒(Jeffery Kessler)指出,拜登政府的政策「設計不良且適得其反」,並強調特朗普政府將推動一項大膽且具包容性的AI技術戰略,攜手可信賴的國際夥伴引領全球創新,同時嚴防先進技術落入敵對勢力手中。
特朗普政府強化晶片管控措施
在撤銷原規則的同時,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BIS)也發布以下三項針對AI晶片出口的新指導方針:
明確指出在全球任何地區使用華為Ascend AI晶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警告企業與公眾,若允許美國AI晶片被用於訓練中國AI模型,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指導企業加強供應鏈安全,防範透過第三國將晶片轉運至中國。
商務部強調,這些措施旨在鞏固美國在AI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確保在全球AI發展中維持主導權。
儘管特朗普政府撤銷了具爭議性的AI擴散規則,對中國的晶片出口限制仍維持強硬立場,並嚴格執行現行禁令。近期,美方全面禁止英偉達(Nvidia)向中國出口專為其市場設計的H20晶片,導致該公司無法出貨,並在財報中認列高達55億美元的損失。
拜登政策背景與爭議
原《AI擴散規則》為拜登政府歷時四年的對中共技術封鎖政策的延伸。2023年,此規則的適用範圍擴大至超過40個國家,包含中東與東南亞地區,以防堵中共通過第三國取得受限技術。
然而,該政策也引發多個友邦不滿,尤其如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印度與馬來西亞等新興AI投資國,反對自身被列為「第二或第三層級國家」,限制取得美國AI晶片的能力。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任命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為白宮AI與數位資產事務主管,主導相關政策,推動美國回歸技術開放與國際合作路線。
近日,薩克斯隨特朗普訪問海灣國家,並在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發言表示:「美國不應阻止技術擴散至可信任的盟友,拜登的規則誤將友邦視為風險對象。」
他表示,特朗普政府將採取更開放的出口政策,允許對如沙特阿拉伯等戰略夥伴擴大AI晶片合作,以對抗中共在全球AI戰略布局上的影響力。
與各國雙邊談判即將展開
新政策尚處於草擬階段。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報道,未來政策方向將轉為雙邊協議模式,根據地緣安全、經貿條件與科技保障等條件,與不同國家個別談判AI晶片出口規範。此舉或將開啟大量不同國家的專屬晶片協議,給予彈性管控空間。
對企業而言,此政策轉變是一大利多。例如,甲骨文原計劃在馬來西亞建設的大型數據中心因原規則限制而停滯,如今有望重啟;英偉達也表示歡迎新方向,認為此舉有助於美國引領下一波AI產業革命。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調整,象徵美國AI與半導體戰略進入新階段。在全球科技發展與地緣政治交織的當下,如何在鼓勵創新與保障國安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