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qchi)周三(5月14日)表示,伊朗將於周五在伊斯坦堡(Istanbul)與英國、法國、德國舉行高層外交會談,討論對新版核協議的初步設想。
這場會談原定5月2日舉行,但歐洲三國擔憂會談可能產生「平行談判軌道」,影響特朗普政府主導的美伊談判方向,因而有所遲疑。
然而,歐洲三國最終認為與伊朗維持對話、釐清彼此底線,有助於整體談判走向,符合歐洲自身利益,因此決定舉辦此次會談。
阿拉格奇透露,伊朗與美國於5月11日的第四輪談判「相當艱難」,雙方在鈾濃縮等核心議題上仍有重大歧見。他希望美方經過反覆磋商後,能在未來談判中採取「更務實的立場」。
舉行第五輪會談的時間將由調解方阿曼公布。
另一方面,歐洲三國與伊朗的關係在過去一年日益緊張,原因包括德黑蘭持續發展彈道導彈、拘禁外國公民以及被指控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援。
根據2015年伊朗核協議所附聯合國決議,歐洲三國可於今年10月18日前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snapback mechanism),重新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
路透社取得的文件顯示,若雙方至8月仍未達成實質協議,歐洲三國可能啟動該機制以施壓。
特朗普周二訪問沙特時,將伊朗稱為「中東最具破壞性的力量」,並將之與他口中的沙特「建設性願景」作鮮明對比。
對此,阿拉格奇聲稱「這是一種誤導性的觀點」,他說:「真正阻礙伊朗發展的,是美國通過制裁所施加的壓力。」
目前,美國與伊朗儘管已恢復談判,但雙方的氣氛依舊緊張。
周二,美國國務院與財政部宣布,對20家協助伊朗運輸石油至中國的實體實施制裁,其中包括多家在香港與中國大陸註冊的公司。
這些企業被指控通過偽裝貿易、船對船轉運與文件造假,掩蓋伊朗石油來源,向中國小型煉油廠供油。
美方指出,此類非法石油收益被用於資助伊朗發展彈道導彈、無人機及恐怖主義活動,並強調將持續對違反禁令的行為追責。#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