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在「日內瓦會談」兩天後,就迅速達成了臨時貿易協議,令外界普遍感到驚訝。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應該「乘勝追擊」,不該對經濟已受重創的中共降低關稅,這會給其喘息機會。但相關數據顯示,特朗普展現出其進退自如的靈活性,有其背後的道理。

「今日美國」網站周三(5月14日)發表了一組數據,揭示了在美國商店中,中國製造的日常傢俱用品等商品,已佔據了壟斷地位。

比如,中國產廚房鍋具的佔比,達到了驚人的90%;其次是炊具和雪櫃,高達87%;電視和燈具達48%;梳化達43%;女裝40%。不過洗衣機和烘乾機的比例還算較低,為30%。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僅顯示了從中國直接對美出口的規模。如果加上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轉口、或「洗產地」對美出口的中國商品,整體規模將更為驚人。

此前,特朗普總統曾多次談到,讓製造業回流美國、「製造業會讓美國再次偉大」等等。但在商店中的日用品已幾乎全是中國製造的時候,對關稅實施一刀切,很可能會導致日用品缺貨,物價混亂。這不是特朗普想要看到的。

實際上,具體執行特朗普關稅策略的美國財長貝森特已經非常明確地進行了說明。在周一(5月12日)接受CNBC的「Squawk Box」節目採訪時,貝森特表示:「我們不想要與中國(中共)的全面脫鉤。」「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戰略必需品的脫鉤。因為在COVID疫情期間我們無法獲得這些必需品。比如半導體、醫藥和鋼鐵。」#

(轉自新唐人《新聞直擊》製作組)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