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12日發布聯合聲明,大幅降低加徵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2、3月以芬太尼為由加徵的20%關稅未處理。對於芬太尼關稅的處理,中共外交部13日回應稱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專家指中共內部在演雙簧並繼續就芬太尼問題對外卸責,將加劇西方對其技術審查和供應鏈去中共化的趨勢。中美貿易戰只是暫時休兵,還有變數,預估有4種情境。
中共再就芬太尼卸責被指演雙簧
在13日的中共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媒體詢問下階段中美經貿會談的詳細資料,以及是否計劃討論美方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的20%特別關稅。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芬太尼(流入美國的責任)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他還指責美國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徵關稅「不合理」,並要求停止「抹黑推責」。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4日再表示,中方對美方芬太尼加徵兩輪關稅,所採取的關稅和非關稅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美中13日剛取消了自4月份以來實施的大部份關稅。美國同意暫時將對大多數中國商品的基本關稅稅率從145%降至30%,這其中保留了一項與中共在美國芬太尼危機中所扮演角色有關的關稅。中方將把針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並承諾取消一些非關稅反制措施。
雖然美中雙方在會談中沒有就芬太尼關稅問題達成協議,但美國官員向中方明確表示了打擊這種致命毒品的重要性。
**芬太尼是關稅戰關鍵問題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芬太尼在中美關稅戰中發揮了戰略性槓桿的多重作用。美國政府將芬太尼氾濫視為一場國家危機,美方在貿易談判中以公共衛生與國內人命安全為由正當化對中方施壓、提出關稅懲罰與技術管制時,可以獲得美國國會、輿論和盟友的支持。
孫國祥表示,反之,芬太尼成為中方反擊與談判中的籌碼型議題,中方長期否認責任,並反批芬太尼是美國內部問題。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對《大紀元》表示,美國在芬太尼這個問題上立場是非常堅定的,中共的壓力非常大。這次達成臨時貿易協議,但芬太尼20%關稅沒有動,就表示美國要求中共做出更多實質性的動作。
王赫指出,在後續談判中,中共在芬太尼這個問題上看來並不願意真的去做,它對怎麼去跟美國談,心中也是沒有底的,所以就讓外交部唱紅臉,表現非常強硬。但此前跟美國財長貝森特實際談判的過程中,中共又表現出合作的傾向。
「它想通過演雙簧,把這個事情暫時緩和一下。」他說。
特朗普處理芬太尼危機決心堅定
芬太尼危機一直是特朗普總統所要解決的優先事項之一。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今年3月批評,中共製造的鴉片類藥物,經由墨西哥和加拿大大量湧入美國。驗屍結果顯示,(毒品)每年殺死約7.5萬名美國人。這種情況必須結束。
貝森特在12日對記者表示,雖然芬太尼不是會談的主要焦點,但他對美中合作處理芬太尼問題的前景樂觀,並稱看到中方現在正認真地協助美國阻止前體毒品的流通。因為中方不僅帶來了由副總理率領的貿易代表團,還帶來了一位本身是禁毒專家的公安部副部長。「我們帶來了國家安全團隊的人員,他們就兩國如何合作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入討論」。
據悉中共與會者是身兼國家禁毒委副主任的公安部副部長徐大彤。
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12日披露,貝森特在會談期間,曾拿出一把糖,以不同的量可以殺死多大的人數,向中共代表們展示致命芬太尼的危險。
孫國祥表示,中共宣稱芬太尼問題是美國內政,與中國無關站不住腳。雖然美國的毒品氾濫問題是其內部性的結構問題,但在供應鏈上,中國長期是芬太尼與潛體化學品的最大來源國。中方自己也承認它的企業可能捲入芬太尼的貿易,在2019年就曾經配合特朗普1.0政府宣布全面管制芬太尼物質,這證明中方知道其責任。
「中共的內政論是一種戰略性的推責邏輯,掩蓋監管漏洞和執法真空。中共聲稱責任在美國實際上是典型的雙標或話語權操作。面對外界批評中國國企或科技出口參與毒品製造時,就宣稱沒有管轄義務或沒有直接證據。但同樣在新疆毒品走私或港台禁毒議題上,中共卻強調主權範圍內無死角的全程控制權。」他說。
美國司法部5月12日宣布,中國企業CapsulCN國際有限公司及其3名中國籍員工,因涉嫌非法向美國輸入製藥設備並協助製造管制藥物的偽藥,被聯邦大陪審團以21項罪名起訴。
孫國祥表示,這次透過司法手段揭露中國企業在芬太尼問題上的實質角色,等於美國手中握有實錘。如果中方能迴避責任,將進一步喪失國際信任跟經貿的話語權。中共將毒品合作納入地緣政治籌碼,將加劇西方對其技術審查和供應鏈去中共化的趨勢。
《華爾街日報》13日報道,許多市場觀察人士都對中美同意削減的關稅幅度感到驚訝,同時也有部份專家注意到中美開啟為期90天的休戰期,顯示關稅戰遠未結束,未來可能產生變化。包括中國是否願意提出實質性內容,美國能否獲中國讓步,以及是否取消芬太尼相關關稅。
因為美國已大幅削減對等關稅,若取消芬太尼關稅將意味著中國獲得與其它貿易夥伴大致相同的待遇。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從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一直談到現在,芬太尼是必須要解決的事情,在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之前,美國這方面的關稅是不會動的,現在美國這個底線和中共的矛盾就凸顯出來了。
他認為,特朗普有了第一任期的經驗教訓,美國在這方面不會再受中共的愚弄,中共的陰謀詭計很難有多大的效果。
專家預測中美貿易戰的四種未來情境
《華爾街日報》報道,荷蘭國際集團(ING)高級經濟學家Inga Fechner表示,12日中美貿易會談的消息將被視為中國的勝利,這增加了休戰可能破裂的風險;且企業未來可能利用關稅較低時期補充庫存,美對中貿易逆差可能擴大。關稅戰目前的關鍵在於,美國談判代表能否從中共政府方面獲得可被視為勝利的承諾。
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中美貿易戰在近期90天休兵期,邁入戰略性拉鋸與結構重塑的新階段。未來的情境可能可以分為4種:
一是短期修補、長期對抗,短期像是降低關稅、恢復波音飛機的交付、開放部份市場,但核心的分歧無法解決;
第二種情境是全面對峙升級,如果90天內談判破裂,美國重啟全面關稅,加大科技圍堵,而中方會報復性封殺美企或控制原材料出口;
第三種情境,是有限妥協重啟第一階段的協議,就是中方願意做出某些讓步,美方則承諾穩定關稅政策,雙方恢復某種特朗普1.0時期的穩定架構;
最後一種情境,可以設想的是多邊取代雙邊,美國轉向盟國包圍中國,就是美國強化跟歐盟日韓七國集團的合作,以規則制約中共,中方則轉向所謂全球南方尋求緩衝的空間。
孫國祥強調,關稅戰的本質是制度競爭,而非單純的貿易摩擦。美中目前只是暫時降溫與表面的和解,但長期走向仍將是經濟冷戰化。◇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