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美國對華關稅飆升至三位數,迫使廣東一家照明產品廠和一家鞋廠先後減產,工人劉勝尊(音譯)在短短一個月內失去兩份工作。

路透社5月16日報道,在上周末美中日內瓦談判後,關稅大幅下降,但劉勝尊選擇放棄工廠工作,回到家鄉務農。​​

「今年找份穩定工作極其困難。」42歲的劉說。他過去在工廠打工,月收入只有5,000到6,000元人民幣,現在卻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我幾乎買不起食物。」他說。

經濟學家和政策顧問表示,美國145%關稅上調已經造成持久的經濟損害,即使在日內瓦會談結束後,關稅水平仍高得足以繼續損害中國就業市場,並減緩經濟增長。

目前,中國商品面臨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徵30%的關稅水平。

一名中國政策顧問說:「在30%關稅下做生意很困難。隨著時間推移,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負擔。」

對華關稅仍導致數百萬人失業

法國外貿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曾估計,三位數的對華關稅可能導致600萬至90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她表示,目前關稅水平可能導致400萬至600萬人失業,而如果關稅進一步下降20%,則可能導致約150萬至25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她估計,在最樂觀情況下,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0.7個百分點;在當前關稅下,可能放緩1.6個百分點;如果衝突再次達到4月份的強度,則可能放緩2.5個百分點。

「當關稅提高到如此高水平時,許多公司會決定停止招聘,並讓工人回家。」加西亞-埃雷羅說道。

「加徵30%的關稅,我懷疑他們會說,好吧,回家吧。因為這個數字仍然很高。」她補充,「也許中國(中共)政府會說,哇,這太棒了。但我認為很多公司不確定這是否會奏效。」

特朗普關稅不確定性高 出口行業就業難穩定

上個月對華關稅對就業市場的具體影響尚不清楚,但一項工廠活動調查預測4月份就業人數將下降。

出口商已開始裁員以保持競爭力,避免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很難給出一個確切數字。」另一位政策顧問談到失業情況時表示,「經濟本已疲弱,關稅戰更是雪上加霜,但終究只是霜而已。」

分析人士表示,創造就業的一大障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可預測性,讓出口商保持謹慎。

李強(音譯)曾在一家充當中間商的公司上班,目前公司已裁員20人,他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出口用於工業機械的氣動缸,而這些氣缸由其它中國公司生產。

李強的公司在失去美國訂單,並在日本被競爭對手搶佔美國市場後倒閉。他現在在成都做網約車司機,即使在中美緊張關係緩和之後,他也沒有打算重返出口行業。

「特朗普對華政策隨時可能改變,會導致出口相關行業的就業不穩定。」李先生說,「我以後不打算在出口行業工作了。」#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