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關注組)今日(16日)公布調查指出,煙草稅於兩年間累增加了74%至每包20支香煙66元。去年《財政預算案》預測煙草稅收入將有90億元,唯實際收入僅42億元。關注組指出,政府增加煙稅的同時,私煙買賣亦變得猖獗,並質疑政府提出的控煙新政策。
關注組表示,他們曾於2023年11月於北角、九龍城,以及荃灣區展開實地調查。當時有42個零售點被發現有出售老鼠煙,平均售價為44元一包,遠低於煙草稅。
關注組於今年5月,再到以上零售點作出跟進調查,結果發現,當中七成(29個)零售點仍有出售老鼠煙,但手法更為隱蔽,包括以「不標價」、「陰陽價目」、「隱藏貨」等手段出售老鼠煙,平均售價更大升三成,由44元一包大升至57元一包。關注組估計,在政府連續增加煙稅下令「老鼠煙」售價有上調空間,使得非法商人賺得更多。
另外,政府早前提出多項控煙新措施,立法會正審議相關條例草案。關注組質疑當局提出的「禁加味煙」措施對降低吸煙率的成效,並指零售業界擔心禁令助長黑市問題,旅遊業界恐過多限制會削減本港對旅客吸引力,酒吧業界則憂慮打擊夜經濟。
關注組又指目前私煙情況失控,呼籲政府不應強推加味煙禁令,否則只會助黑市坐大,控煙不成,贏不了健康,卻促進「地下經濟」。關注組成員徐緣認為,香港吸煙率在國際間低,餘下煙民對煙草產品有硬性需求:「禁售加味煙後,加味煙變了私煙的獨市生意,執法部門力度不足夠,煙民戒煙意欲又低。不難想像,若禁令通過,很大部份煙民都可能會轉投私煙市場,屆時私煙集團一定豬籠入水。」
關注組又提到,上屆政府在未有深思熟慮之下,禁止了另類吸煙產品轉運。直到法例生效數月,才發現重挫航空貨運業,導致香港經濟損失慘重,縱然現任特首從善如流,要求通過法例重新開放轉運,唯已經令業界損失了很多生意合同,恨錯難返。
關注組認為「禁另類吸煙產品轉運」及「加煙稅」兩事例反映,「控煙」不單純是控煙議題,也是民生、經濟議題,希望局方能夠再三思量「禁加味煙」會帶來的連串反效果,以及是否真的有需要現時就推行。
關注組建議,應容許其合法銷售及使用,這是較進取和貼近世界各國的做法,值得政府參考。同時政府2023年數據指,分別有1.1萬人使用電子煙及3400人使用加熱煙,關注組認為數字與目前觀察到的現實落差太大,憂慮局方遠遠低估了實際使用人數,影響政策判斷,建議局方重新調查另類煙草產品的使用率,為政策制定提供更可靠數據。
關注組呼籲政府採取更審慎的控煙策略,強調現時絕非適當時候考慮加味煙禁令,望在煙稅收入回復到加稅前約90億水平為重要指標前,暫緩通過加味煙禁令,並建議政府重新調查本地另類煙草產品使用率,避免低估人數影響政策制訂。關注組又提倡政府全面參考科學研究及國際做法,重新審視對另類煙草產品的政策方向。@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