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彎腰搬重物、睡眠姿勢不良都可能成為導火線。醫師提醒,一個不當動作就可能閃到腰,學會正確姿勢與保健方法,才能遠離下背痛的反覆困擾。
下背痛涵蓋的範圍,約是腰椎的第一節到第五節,也就是肋骨以下、尾椎以上的部份。台大生醫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大重仁復健科診所院長林冠宇(Lin Kuan Yu)醫師在新唐人節目「她健康」中表示,下背痛通常不是單一疾病造成,而是許多不良狀況合併的結果,常見的原因包括肌肉拉傷、椎間盤突出,甚至骨折。此外,一些比較罕見的原因,例如胰臟炎、感染甚至是腫瘤,也有可能導致下背痛。
貼布可用 一情況小心
很多人下背痛時,可能不會第一時間找醫生,而是選擇貼酸痛藥布。林醫師認為,如果疼痛不是因為撞傷、車禍等,只是肌肉緊繃或拉傷,一開始貼貼布是有幫助的。
市面上的貼布種類繁多,有偏冷或偏熱的,也有西藥或中藥貼布。林醫師認為,選擇貼布最重要的考慮是會不會過敏,只要貼完有改善,隔天沒有更不舒服,上述的貼布都可以。
不過,林醫師特別強調,要注意疼痛處有沒有傷口。有些糖尿病患者,其傷口的神經反應可能較弱,甚至沒有反應,如果在有傷口的地方貼貼布,反而可能導致傷口感染擴大,情況會更糟。
另外,林醫師提醒,如果貼了兩三天甚至一個禮拜都沒改善,就要趕快去看醫生,檢查是否有其它問題存在。
切忌彎腰搬東西
林醫師表示,復健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下背痛原因大概就是肌肉拉傷,經常有病人就診時表示是因為搬東西閃到腰。他最不建議的就是站著彎腰搬東西,脊椎越往前彎,腰椎承受的壓力就越大,非常容易拉傷。
為了避免搬重物閃到腰,林醫師提供了正確的搬重物姿勢:
1)雙腳與肩同寬: 這樣重心比較穩固,容易施力。
2)蹲下: 搬地上的重物時,不要偷懶省略蹲下的動作。
3)吸飽氣: 蹲下後,吸飽氣,讓肚子有支撐。
4)抱起來: 將重物抱起來。
5)放下: 放下時也要輕輕地蹲下去放,不要直接「砰」地丟下去。
護腰要夠支撐
如果是因為工作需要經常搬重物,林醫師建議可以戴護腰。護腰需要有一定的緊度,往後靠時需有支撐住的感覺。建議購買時最好試戴看看,試著搬動一下重物,感受它是否有協助支撐,感覺比沒戴護腰輕鬆就對了。如果有下背痛的病人,坐飛機要搬行李時,建議戴上護膝或護腰。他強調,從傳送帶上拎起行李箱的動作,最容易閃到腰,長者一定要小心。
選擇令自己放鬆的枕頭床墊
除了白天活動拉傷導致下背痛,不少患者也抱怨睡醒後感到更加疼痛,林醫師強調「睡得好比吃藥還重要」。要想睡個好覺,選擇枕頭與床墊有以下注意事項。
枕頭:平躺時,脖子應處於不出力的狀態。枕頭應填補頭部與床墊之間的縫隙,儘量不要有空隙。可以試躺請家人摸摸脖子是否緊繃。平躺時,枕頭的高度建議男生約5至6厘米,女生約3至4厘米。
床墊:同樣要遵守放鬆原則,躺下去時整個背部和脖子應該是放鬆的。軟床墊通常適合身材嬌小、脊椎曲度較凸的人。身材高大或背部有舊傷、疾病的人,則適合比較硬的床墊。
側躺和正躺所需的枕頭高度不同。林醫師建議,選枕頭時還是以平躺為主,儘量多平躺,因為這樣整個背部的張力分散會比較平均,除非背部有疾病導致正躺很痛,不得不側睡。
下背痛的治療
如果下背痛持續一段時間仍沒有改善,建議求醫治療。初階會藉由口服藥物來幫助改善。這些藥物可能包含放鬆肌肉以及消炎止痛的藥物,對於急性的下背痛有立即效果。常見的儀器治療包括熱敷、電療,針對比較深層的肌肉可能搭配微波治療。
如果疼痛原因更深層,例如脊椎旁邊有小骨刺、錯位或小面關節發炎,可以考慮第二線治療,透過超音波導引注射,將藥劑直接注射到腰椎部位。如果涉及骨折或嚴重滑脫,可能就需要轉介給骨科或外科醫師手術處理。
做運動強化肌肉 改善下背痛
有人可能會覺得打針治療可以快速解決疼痛,就不需要做復健或運動來強化肌肉。林醫師解釋,如果把人分成受傷的人、普通的人和強壯的人,受傷的人需要透過休息、復健、電療、口服藥等治療,回歸正常狀態,而正常的人藉由運動訓練變成強壯的人,這樣才不容易跳回受傷的狀態。
今年4月在《物理治療雜誌》(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刊登、由英、澳、加學者綜合多項研究的數據分析顯示,在42項涉及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患者的試驗中,有做運動的人比起沒有運動的人,在滿分100分的疼痛程度評分表中,平均減少約9.65分,當中做運動更規律的人效果更明顯。
美國內科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和英國國家健康與照護卓越研究所(UK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等權威機構,已經將運動治療納入治療下背痛的指引。
產後建議核心肌群訓練
另外,對於女性生產後出現的下背痛症狀,林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在產前讓肌肉和韌帶變得比較鬆弛,建議產後腰酸背痛者可進行核心肌群訓練。如果產後有肌肉沾黏或疼痛,也可以藉由按摩、伸展,或是熱敷、電療等儀器治療來幫助改善,對於已經疼痛半年以上的嚴重個案,「一些超音波的注射治療效果也都蠻好」。@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