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宣明會與社區營養師協會今日(18日)發表最新調查指,超過八成六受訪劏房低收入家庭,奶類攝取量不符合衞生署2至5歲及6至11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僅一成四達標。有註冊營養師推算,本港每10名基層劏房家庭兒童,約有7至8名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足問題。
機構於去年6月至今年1月期間,透過電話訪問了589名育有2至11歲子女、居住在劏房的低收入家庭家長,並由註冊營養師與部份家長進行深入交談,了解子女的飲食模式和營養攝取狀況,以及他們遇到的困難。
調查發現,高達86.4%的受訪家庭子女的奶類攝取量不符合衞生署2至5歲及6至11歲的「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標準,只有13.6%達到要求。此外,受訪家長對營養知識了解不足,高達94.2%及74.5%受訪者分別不能正確說出蔬菜類和水果類的每日建議攝取量。
有註冊營養師推算,每10名基層劏房家庭的子女中,約有七至八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攝取不足問題,但家長往往在孩子出現發育遲緩等嚴重情況時才察覺,顯示當前政府的相關宣傳教育工作尚未有效幫助劏房低收入家庭。
調查亦觀察到,部份學童受同伴影響、家長無暇管理飲食習慣等因素,養成「以垃圾食品代替正餐」的習慣。不少2至5歲幼兒每周至少食用兩次「垃圾食品」,或已形成以「垃圾食品」為正餐的習慣,此習慣甚至延續到6至11歲,影響兒童的成長發育。
負責調查的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主席梁穎恩指,雖然政府已制定一系列飲食指引,但對家長來說,這些指引不易理解和實踐,尤其基層劏房家庭受居住環境、經濟狀況及家長工作時間等不穩定因素影響。
她建議政府強化中小學的營養教育工作,幫助基層劏房家庭獲取更多相關資訊,並提供更貼合他們實際需求的營養指導服務。@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