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被代謝變慢、三高、白髮增多、睡不好等問題所困擾,發胖更是防不勝防。大麥、小麥與燕麥等常見麥類,不僅能協助控三高、養胃助眠,還有助於烏髮、健腦,被歷代中醫推崇為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大麥茶:養胃助消化 促進脂肪代謝
邁入50歲後,許多人都發現身體代謝變慢,稍微吃多點或吃油點就容易感到胃脹、消化不良,甚至腹部脂肪囤積不易消除。
大麥茶正是調理腸胃、幫助代謝的好幫手。中醫典籍《景岳全書》記載,大麥「善於化食和中,破冷氣,消一切米麵諸果食積,去心腹脹滿」,意思是大麥能幫助消化各類食物、祛除胃腸寒氣、舒緩脹氣。
大麥中含有GABA與色胺酸。GABA是一種神經遞質,能協助排除多餘鹽份、降低膽固醇與中性脂肪,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它還能減輕焦慮和壓力,從而改善睡眠。
而色胺酸則可合成褪黑激素,有助入睡,所以大麥茶對睡眠品質不佳者尤其適合。
此外,大麥茶不含咖啡因,對胃食道逆流者也很友善,不會刺激胃酸分泌。若家中長輩有高血脂或水腫困擾,也可適量飲用麥茶,作為日常保健。
-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大麥茶」與「麥芽茶」不同,後者經過炒製,會抑制泌乳素,哺乳期婦女應避免飲用。
- 另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麥芽、榖芽、粟芽,皆能消解米、麵、諸果食積。但是,麥芽對有食積者能消化,對無食積而長期服用者,則消人元氣。若長期吃,須同白朮兼用,就沒有害處了。
大麥:烏髮、養腎
白髮增多是許多中年人共同面對的煩惱。《證類本草》記載,大麥具有烏髮作用,長期食用可延緩白髮生成。古人甚至將大麥與針沙、沒石子等藥材合用染髮,以達烏髮之效。
因此,想要養髮防白的人,可以在日常中多飲大麥茶。不僅天然無副作用,也比染髮更安全健康。
燕麥:穩血糖、降膽固醇
中老年人易受高血壓、高血脂與高血糖問題所困擾。燕麥含有豐富的β-葡聚糖,能有效降低膽固醇與延緩血糖上升。
2024年發表的一項統合分析證實,燕麥製品可降低血脂異常患者的血液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壞膽固醇),但對三酸甘油脂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影響不大。
建議將燕麥作為主食替代品,如早餐選擇麥皮搭配豆漿、鮮奶,午餐和晚餐吃燕麥飯、燕麥麵條。這樣吃不僅增加飽足感、降低膽固醇,也有助於穩定血糖。
麥皮的選擇
常見的燕麥產品主要分為「即食麥皮」與「傳統麥皮」兩種。前者方便快捷,但加工程度高、升糖指數也較高,特別是添加了糖份與麥芽糊精的產品以及燕麥奶,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食用。
傳統麥皮雖需烹煮,但保留更多營養成份,更適合需控糖的族群。
兩種人不宜吃燕麥
- 患有慢性腎衰竭或洗腎的病人不宜食用燕麥,因其磷含量較高,恐加重腎臟負擔。
- 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者,也應注意與高纖燕麥的食用間隔,建議間隔2-4小時,避免影響藥物吸收效果。
浮小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小麥在中醫中被稱為「心之穀」,具有補心氣、安神的功效。大醫學家孫思邈的《金匱要略》記載了「甘麥大棗湯」,由浮小麥、炙甘草、大棗三味藥材組成,專治情緒波動、失眠、焦躁等現代所稱的自律神經失調或輕微憂鬱狀況。
所謂「浮小麥」,是指儲存一段時間後浮於水面的小麥,經天然轉化後更溫和不燥,具有養心安神的效果。
甘麥大棗湯不僅在古代被廣泛應用,臨床上亦常見其良效。我曾為一位90多歲的長者開此方,她飲用後情緒穩定、睡眠改善,令家屬欣喜不已。
202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甘麥大棗湯可減輕小鼠因老化引起的骨骼肌萎縮,並可改善粒線體功能。
甘麥大棗湯做法:
炙甘草20克、浮小麥40克、大棗15顆,加水2,000cc,小火煮30分鐘即可飲用,適合長期心神不寧、易怒失眠者。
以上提到的中草藥都能在保健食品店、亞洲雜貨店買到。另外,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對應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請同專業醫師諮詢具體治療方案。@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