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針對超過61萬名女性的研究,新手媽媽在分娩後一年內開始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罹患抑鬱症的風險可能增加近一倍。

儘管相對風險上升近50%,專家呼籲謹慎解讀,強調實際的絕對風險差異極小,需綜合考慮荷爾蒙避孕藥在產後帶來的生殖健康益處。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凸顯了產後選擇避孕方式時需謹慎評估的重要性。

近50%的風險增加

這項研究刊登於《JAMA Network Open》,分析了199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間首次生育的女性,排除曾診斷患有抑鬱症或其它健康併發症的參與者。

研究以產後12個月內診斷為抑鬱症或被醫生開立抗憂鬱藥處方作為抑鬱症的定義。

數據顯示,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的女性比未使用者罹患抑鬱症的風險高出49%。

心理學家莉莉特‧阿伊拉佩蒂安(Lilit Ayrapetyan)解釋,荷爾蒙避孕藥可能干擾產後身體的自然荷爾蒙平衡,影響雌激素和孕激素,進而干擾調節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當這些荷爾蒙變化與新手媽媽面臨的情感挑戰結合,可能提升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研究發現,服用複方口服避孕藥的女性抑鬱症風險增加了72%。僅含孕激素的避孕藥在產後初期顯示風險略降,但隨後風險回升。使用結合荷爾蒙的非口服避孕方式(如避孕貼片或避孕環)的女性,抑鬱症風險幾乎翻倍。迷你避孕藥(僅含孕激素)初期似乎降低風險,但後期風險也逐漸增加。

產後抑鬱症是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影響約12%至16%的產後女性。

研究還顯示,年輕媽媽(特別是20歲以下)使用荷爾蒙避孕藥後,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表示:「產後啟用荷爾蒙避孕藥與抑鬱症風險增加相關,且使用時間越早,風險越高。」

在610,038名參與者中,約40%的女性在產後第一年內開始使用荷爾蒙避孕藥。這些女性自分娩後接受為期12個月的監測,通過是否收到醫生的抗憂鬱藥處方或醫院的抑鬱症診斷而評估確認罹患抑鬱症。

絕對風險仍然較低

儘管荷爾蒙避孕藥與抑鬱症風險的相對增加有關,但絕對風險差異甚微。具體而言,每100名使用荷爾蒙避孕藥的女性中,約1.5人報告罹患抑鬱症,而每100名未使用者中,約1.4人報告相同狀況。

研究人員建議,醫生應與新手媽媽深入討論荷爾蒙避孕藥對心理健康的潛在影響,特別是針對有抑鬱症病史的女性。

專家之間的爭論

阿伊拉佩蒂安指出,成為母親需適應重大心理變化,結合荷爾蒙避孕藥引發的生理改變,可能形成導致抑鬱症的「完美風暴」。

她表示,過去的心理健康問題史及「產後常見」的睡眠不足均會影響荷爾蒙平衡,增加憂鬱風險。

「缺乏社會支持也可能放大荷爾蒙變化對心理的影響。」她補充。

阿伊拉佩蒂安列舉與荷爾蒙避孕藥相關的抑鬱症徵兆,包括「持續的悲傷或空虛感」,尤其若這些感受與開始使用避孕藥的時間吻合。

其它症狀包括,超出「正常」產後干擾的睡眠模式改變、對喜愛活動失去興趣、感到無價值感,以及對育兒的過度內疚。

她特別警告,出現自我傷害或傷害嬰兒的想法是嚴重症狀,需立即尋求幫助。「若出現這些情況,請即刻求助,你並不孤單,會獲得幫助和支持!」她強調。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性與生殖健康講師約翰‧雷諾茲-賴特(John Reynolds-Wright)博士表示,雖然研究顯示產後第一年使用荷爾蒙避孕藥與抗憂鬱藥使用之間存在關聯,但「這並未證明荷爾蒙避孕藥直接導致抑鬱症」,且絕對風險差異極小。他指出,研究存在侷限性。

雷諾茲-賴特表示,例如未考慮參與者兩年前的抑鬱症病史或抗憂鬱藥的使用情況,也排除了曾多次生育的女性,這可能影響結果的可靠性。

研究作者進一步指出,「產後抑鬱症的發生率可能因常規使用荷爾蒙避孕藥而被高估,這是產後避孕諮詢中需傳達的關鍵資訊。」

然而,雷諾茲-賴特認為,研究未充份證明抑鬱症發生率顯著上升,因抗憂鬱藥也可能用於治療焦慮症、強迫症或驚恐症,而非僅針對抑鬱症。他建議謹慎解讀研究結論。

英文報道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New Mothers Using Hormonal Contraceptives Face Slightly Higher Depression Risk, Study Finds。#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