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的稅改與削支法案,在歷經數日黨內角力後,已於周日(5月18日)晚間通過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該案原本因共和黨保守派議員反對而遇阻,經過重新協商,四位成員轉投「出席票」不投反對票,使法案得以17票對16票通過,為送交眾議院全體表決鋪路。
該法案旨在延續特朗普2017年任內通過的減稅措施,並新增數項免稅項目,包括小費、加班費與汽車貸款利息免稅。同時,法案提出將企業稅率從21%降至17%,擴大家庭與育兒相關的抵稅額度,並大幅增加國防與邊境安全支出。
白宮與共和黨領導層表示,這是特朗普實現選舉承諾、重塑美國經濟體質的重要立法工具。
4名共和黨人改投出席票 法案獲通過送全院表決
儘管作為一項「協調法案」(reconciliation bill)具備程序優勢,可在參議院以簡單多數票通過。
然而,上周該法案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表決時,卻有五名共和黨議員與民主黨人一起投下反對票,使得法案無法通過。
經過周末閉門協商後,在罕見的周日晚間會議中,四位保守派共和黨人改投「出席票」,使法案以17票對16票通過。
委員會主席阿林頓(Jodey Arrington)表示,儘管立法進程得到推進,但協商仍在持續,預計將一路延續至全院表決之前。
儘管法案已在預算委員會獲得通過,但共和黨內部份歧依然嚴重。
黨內激辯四大爭議:Medicaid、赤字、綠能補貼與SALT扣抵
保守派議員批評,法案中新增支出與減稅內容集中在前期實施,而用於抵銷成本的措施則安排在後期,質疑其赤字風險。
其中一項爭議是對低收入者醫療補助(Medicaid)的削減條款,預計將於2029年生效,影響約860萬人。此外,該法案削減綠能補貼、提高SALT抵稅上限,也引發共和黨內不同立場的角力。民主黨人則形容該案為對工人階級的「背叛」,警告將加劇經濟不平等。
美國信評機構穆迪(Moody’s)上周下調美國主權評級,指出國債規模恐於2035年達到GDP的134%。根據非黨派機構「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算,該法案未來十年將令美國債務增加約3.3萬億美元。
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他對穆迪的降評「不以為意」,並強調該法案將刺激經濟增長,長遠而言有助於改善美國財政狀況。
議長約翰遜希望在本周結束前,將該法案提交至眾議院全院表決。
若該法案本周在眾議院獲得通過,將送交參議院審議,但參院共和黨人也正在尋求修改法案,可能令法案送回眾議院時通過的難度增加。
約翰遜表示:「我們送過去的版本,將是經過非常謹慎談判與細緻平衡的成果,我們希望他們不要做太多修改,這樣才能確保快速通過。」#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