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逾4個月的中大校長盧煜明今日(20日)出席就職典禮後,首次以校長身份會見傳媒,談及中大的國際化策略、學生會重組、科研發展及地緣政治挑戰。被問及中大會否禁止學生參與任何六四悼念活動時,他未有正面回應,僅強調「學生活動在校園裏,就要從合法角度來看」。

盧煜明今日在典禮中先後以英文與廣東話致辭,提到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完成海外教育後加入中大,至今工作28年,形容中大是他「第二個家」。他強調,中大創校62年來正面對「風雲變幻」的時代,作為知識樞紐與人才搖籃,必須展現韌力,靈活應對風浪。

多名前任校長亦有出席典禮,包括李國章等人,唯前任校長段崇智缺席。盧解釋,兩人不時有電郵聯絡,段現時身在外國,故未能出席。

被問到校園是否容許學生參與六四相關活動,盧煜明表示:「學生活動在校園內,就要從守法角度來看。」他未有明言中大是否會介入或限制學生行動,只強調一切校園活動須「合法」、「守法」。

另外,談及學生會重組進展,盧稱學生會是大學學習過程的一部份,校方會協助學生依法處理註冊、章程審批等程序,唯重申「在成立這個過程裏面,合法是很重要」,未有交代具體時間表或計劃安排。

科研採購受地緣政治影響

中大近年大陸教員人數比例持續上升,甚至超越本地教員。被問是否與「國際化」願景背道而馳時,盧煜明認為,國際化不應僅以出生地劃分,更應關注學者在哪裏接受教育或進行研究。「很多中大教師雖然出生於大陸,但亦接受過西方教育,可帶來全球視野,這也是國際化的一部份。」

他透露,自2023年起,中大已吸納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位學者,未來亦會透過提供研究資助,但就無進一步透露2025年吸納學者的詳情。

盧煜明又指出,地緣政治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日益明顯,尤其在科研設備採購方面挑戰增加。他以中大深圳研究所為例,指若從美國購買晶片或試劑,價格普遍較以往昂貴,反映中美科技脫鈎已逐漸波及香港科研。「我們都要很仔細地觀察,怎樣應對這些變化。」@

----------------------
🏵️ 法輪大法洪傳世界33周年特刊:
https://tinyurl.com/3p4e4yr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