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中國能源業員工李曼迪(音譯,Mandy Li)過去偶爾會犒賞自己買一款名牌手袋,如今卻只能在二手市場尋找平價奢侈品。她任職的國企已將她薪資削減一成,而家中持有的房產價值也因樓市下行腰斬。
「我正在縮減大筆支出。」她在北京一間5月開業的二手奢侈品商店「超轉轉」(Super Zhuanzhuan)內對路透社表示,「經濟確實在下滑,我家的財富因房地產危機大幅縮水。」
路透社報道,中國自2021年起陷入樓市危機,如今又面對通縮壓力升高。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1%,反映出家庭需求疲弱與產能過剩並存的經濟結構問題。從汽車、電商到咖啡,價格戰正席捲多個產業。
「我們仍認為,持續的產能過剩將使中國在今年與明年都處於通縮狀態。」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在消費疲弱的大環境下,各類商家紛紛轉向主打「性價比」:3元人民幣(約0.4美元)早餐、每日四次的快閃促銷活動不斷湧現。經濟學家警告,這類價格戰可能造成企業倒閉與失業潮,加劇通縮惡性循環。
這股節儉風氣也推動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快速增長。根據智研諮詢(Zhiyan Consulting)報告,這一市場2023年年增率逾20%。但供給激增也導致折扣加大。像「超轉轉」這類新開商店,部份商品價格僅為原價一成,明顯低於過去業界常見的三至四成折扣幅度。
在其它大型平台如「閒魚」、「胖虎」、「飛語」與「紅布林」,七折甚至更低的價格如今也十分普遍。
市場策略機構「大學諮詢」(Daxue Consulting)專家張莉莎指出,「越來越多原本購買正品的消費者轉向二手市場。」她補充,隨著競爭加劇,折扣戰越演越烈,賣方讓利幅度持續擴大。
在「超轉轉」店內,一款原價3,260元(約454美元)、現為二手轉售的Coach Christie綠色手提袋,如今售價僅219元(約30美元);原價2,200元的紀梵希(Givenchy)G Cube項鍊二手價也只要187元。
一位匿名的二手奢侈品店創辦人透露,賣家數量每年增長20%,但買家數量基本持平。他說,「中國中產階級的收入確實在縮水,經濟是導致這一切的首因。」
他認為,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需求仍可支撐新入局者,但其它地區市場飽和,「最近開業的這些店,大多數可能撐不了多久。」
大學教授張若琳(音譯,Riley Chang)也逛了「超轉轉」,但但不是來買手袋,而是想看看自己的奢侈品能賣多少錢。她對結果感到失望,「我逛過北京和上海好幾家規模較大的二手奢侈品店,它們都盡力壓低你的報價。」#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