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25日)於網誌撰文表示,政府推行「促進私營機構提供行人連接通道」政策,透過提供「免補地價」誘因,鼓勵私人發展商興建行人天橋及連接設施,改善社區步行環境。當中金鐘「二橋」及連接金鐘長江集團中心二期的夏慤道行人天橋已完成,還有10個項目獲批並陸續開展工程。
發展局高級工程師芮明德表示,政府以往考慮到私營機構興建行人連接通道往來商場或商廈,可以增加人流,提升商業價值,因此機構需要支付土地補價。不過,政府發現增加行人連接通道、提高暢達度,對整體社區有更大益處,於是推出「促進私營機構提供行人連接通道」政策,提供適合誘因,豁免因提供行人連接而修訂契約所須繳付的土地補價,即「免補地價」,鼓勵私營機構承擔參建行人連接系統。
根據篇政策,由私營機構負責行人通道的設計、興建、管理及保養責任和相關支出,並提供24小時開放的無障礙通道供市民享用。政府會評估建議的行人通道能否為公眾帶來裨益,考慮因素包括:街道行人暢達度、區域性連繫度、對所連接行人網絡的影響,以及能否達致以人為本。
金鐘二橋4月底開通
金鐘二橋及連接金鐘長江集團中心二期的夏慤道行人天橋近日完成。
甯漢豪指,4月底啟用的金鐘二橋連接太古廣場及夏慤花園,天橋無縫連接金鐘現有的行人天橋網絡,令行人可暢達來往金鐘港鐵站、政府機構及附近商業大樓,亦便利行人到訪海濱,享受維港獨特的景色,加強區內現有高架行人網絡。
甯漢豪形容政府與私營機構攜手合作的金鐘二橋。促進社區連繫和行人暢達度。
未來當局會繼續宣傳和善用相關政策,推動更多私人發展商自資興建行人天橋或隧道。
銅鑼灣擬建五行人天橋連接利園、希慎及加路連山道
政策下還有10個項目獲批並陸續開展工程,分別座落在九龍東、灣仔、尖沙咀、銅鑼灣及紅磡。
其中在銅鑼灣,將興建5條行人天橋及一段長逾百米的有蓋行人路,由希慎廣場連接利園商場一至六期,延伸至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段,預計2026年起陸續開放。
發展局指,該項目可分流恩平道、希慎道、邊寧頓街及禮頓道等繁忙路段的地面人流,提升區內整體步行網絡的效率與安全。
天橋連接淘大花園至東九文化中心
另一個已動工項目為連接淘大花園至東九文化中心的行人天橋,預計於2025年中啟用,屆時將為居民提供由九龍灣港鐵站直達淘大花園的全天候無障礙步行通道。
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主席(第二期)葉興國表示,該區在上下班時間人流擠塞,居民須排隊等候過馬路前往九龍灣地鐵站,天橋有望有效分流人潮,改善步行安全及便利民居。
觀塘商貿區方面,獲批准的擬建行人天橋,橫跨觀塘道及巧明街,將連接牛頭角港鐵站一帶的創紀之城一期至巧明街的The Millennity商業大樓,預計2026年動工。@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