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中共黨媒新華社的一篇特稿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持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二,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經濟奇蹟。」這種自誇以及類似的自誇可以說大量充斥於中共的官方宣傳中。
文革後中共最引以為自傲的是甚麼?就是GDP連續幾十年高速發展的所謂「中國奇蹟」。它也是為數可觀的一部份人至今仍被中共蒙蔽和忽悠、看不清其真面目的關鍵所在。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也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對中共以暴力和謊言起家與當政的歷史,對中共今天史無前例的腐敗,不是沒有認識,甚至是有很深很全面的認識,但他們仍然對中共抱有希望。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認為文革後中共把經濟搞上去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可見,不認清「中國奇蹟」的真相,就不可能徹底拋棄對中共的幻想。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中國奇蹟」,說說它的「面子」和「裏子」。
甚麼是「中國奇蹟」的「面子」?
就是中共竭力宣揚和展示的經濟高增長及其帶來的一系列所謂成就,諸如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遍布全國的現代化都市和成千上萬的高樓大廈,以及舉世無雙的北京奧運和驚豔奢華的上海世博,等等。當然,最顯眼的還是GDP的增速和總量,以及它們在世界榜單上的排名。
不能不說,這個「面子」確實很光鮮、很亮眼,很能迷惑人。
那麼甚麼又是「中國奇蹟」的「裏子」呢?
就是中共千方百計掩蓋的與經濟高增長相伴隨的和由它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問題。
這些問題主要有哪些呢?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捋一捋。
一、對生態環境的驚人破壞
近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可以說遠遠超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
人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水和土壤。而「中國奇蹟」付出的最大代價之一就是,空氣毀了,水毀了,土壤也毀了!
公開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在GDP迅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發達國家的8—9倍。3億農民喝不到乾淨水,4億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鮮空氣;1/3的國土被酸雨覆蓋。2006年,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國佔了16個。中國環境可持續指數在144個國家中排在第133位。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曾有專家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就連前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都曾公開表示過:「一系列數字和事實,使我認識到,環境問題已經不是未來的問題,而是我們這一代能否安然度過的問題。」
就說空氣吧。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空氣質量之差在當今世界是出了名的,但恐怕很少人知道究竟差到甚麼份上。
差到甚麼份上?
差到就連中國空氣質量最好的海南省都不如美國最差的州這份上。真就這麼差!
一位網民說得好:
「說實在的,之前我對移民一直提不起興趣,不過現在我真的有點想移民了。不是我不愛國,是祖國的空氣糟糕得讓人沒法正常待下去。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可以安全呼吸的空氣、安全飲用的水和安全的食品,扯甚麼『崛起』、『奇蹟』和『盛世』,不都是糊弄人麼!」
二、對自然資源的嚴重透支
「中國奇蹟」的巨大代價不僅有高污染,還包括同樣驚人的高消耗。
連官方媒體也不諱言「我國是世界上浪費最嚴重,生產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
中國雖然號稱地大物博,其實是一個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持續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節約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美國的6倍,歐盟的5倍多,日本的9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礦產資源的消耗增長了40多倍,而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於美國的1/10,日本的1/20。2009年,中國GDP佔全球總量的8%,但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耗量的18%、鋼鐵的44%、水泥的53%。一些主要礦產品(如原油、鐵礦石等)的對外依存度已從1990年的5%上升到這幾年的50%以上。人民網2005年11月28日載文稱:「由於開採方法不科學及工業生產空排空燒,我國可燃氣資源利用率不到1%,一年就浪費8個『西氣東輸』的輸氣量。」
以煤炭為例。
煤炭在中國能源產業和消費結構中佔70%左右,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戰略性能源。儘管中國人均煤炭佔有量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但煤炭資源浪費卻十分驚人。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原局長張寶明曾痛心地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我國從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間,煤炭資源就浪費了280億噸。」據該報報道,目前全國擁有各類煤礦2.8萬座,其中國有大型煤礦2,000多座,產量約佔全國煤炭產量的65%,礦井回採率(開採出來的煤量和可採儲量之比)平均只有45%左右;產量約佔全國煤炭產量的35%的鄉鎮和個體小型煤礦2.6萬座,這些煤礦的回採率平均只有15%—20%。在美國、澳洲、德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資源回收率能達到80%左右,他們每挖1噸煤只消耗1.2—1.3噸資源。平均下來,中國的煤炭回採率只有30%,相當於採1噸扔2噸,不到國際先進水準的一半。如果回採率仍然維持在這個水準,20年後至少還將有1180億噸煤炭資源被浪費掉。
再來看水資源。
現在中國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3至4倍。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專家稱,「華北地區如果繼續按照現在的開採方法,再過15年,地下水就會全部枯竭……」
因為遭遇不計後果的掠奪性開發和被大肆揮霍浪費的緣故,中國的自然資源不可避免地被嚴重透支,可供未來利用的越來越少。按照經濟學家周天勇教授的研究,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越來越多地擠佔農業用水,中國的農業缺水在300億—500億立方米,工業用水缺口達60億立方米,667個城市中420個缺水,共計105億立方米。到2040年,全國淡水資源供給對需求缺口在2,000億到3,000億立方米。另外,未來30餘年中,中國55%品位的鐵礦石缺口在173億噸到326億噸。再則,即使按照2009年中國低水準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消費量,剩餘的石油可採年限也僅為7.08年,天然氣為39年,煤炭為108年。即使未來石油和天然氣按照目前發達國家最低的消費水準變動,中國國內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也遠遠不夠未來31年的消費,石油缺口為2008年國內儲量的15.5倍,天然氣缺口為2008年國內儲量的3.14倍。
試想,照這樣發展下去,中國還剩多少資源可供持續發展?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還能保住自己的飯碗嗎?
三、貧富差距領先世界
說到貧富差距,我馬上想到的就是貴州省的兩個大貪官——一個是原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一個是原中共貴州省政協副主席李再勇。
孫志剛和李再勇貪了多少大家知道嗎?
前者貪了8.13億餘元,後者貪了4億多元!
由這兩個貴州大貪官,我又想到了貴州女孩吳花燕。
吳花燕出生於當地農村貧困家庭,父母早逝,因省錢救弟而導致長期營養不良,平時僅靠辣醬拌米飯果腹。2020年1月13日,身高只有1.35米,體重僅為21.5公斤的她走完了悽慘的一生,年僅24歲。
不言而喻,孫志剛李再勇攫取和佔有的財富,相當於吳花燕一家擁有財富的千萬倍;孫志剛李再勇與吳花燕一家過的日子,更是相去千萬里。
平均算下來,孫志剛和李再勇受賄一天的錢,足夠讓貴州一個貧困戶脫貧並過上小康生活,更足以讓奄奄一息的吳花燕獲得一線生機。
孫志剛李再勇與吳花燕的對比,就是中國當下貧富差距的生動縮影!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中國奇蹟」之下,中國的財富蛋糕固然比毛時代做大了許多,但絕大部份蛋糕卻都被不創造財富只消耗財富的貪官污吏,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孫志剛和李再勇們巧取豪奪去了,而作為財富創造者的百姓,分到手的卻微乎其微。
形象地說,就像權貴階層和老百姓坐在一個桌子上吃一頓豐盛的大餐,結果大部份佳餚都被權貴們吃了,老百姓吃的不過是他們吃剩的殘羹剩飯。
這不,「中國奇蹟」的光環之下,如今竟然還有9.64億中國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其中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
由此導致的結果,貧富差距勢必越來越懸殊。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四、幸福感不升反降
中共改革開放前30年,論經濟,GDP每年增速接近10%,名列全球同期第一;論國力,連跨幾大台階,已躍居世界前列;論財富,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的純收入增長了6.7倍,大多數人的錢袋子都鼓了起來;論形象,空前奢華的奧運和世博會,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論影響,連一些西方媒體都在熱炒「中國奇蹟」,鼓譟「大國崛起」。按說,這種情勢下中國人的幸福感理應明顯增強才是,可實際上卻不升反降。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曾對中國國民的幸福感進行了3次調查,其中,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為6.64(1—10標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0。也就是說,10年之後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不但下降了,而且比10年前還低。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7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也描畫了同樣的趨勢:2004年、2005年、2006年中國城鄉居民總體幸福感分別為3.79、3.73、3.64,呈下降趨勢。到了2009年12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現在的中國人遠沒有10年前快樂了。至於今天的中國人比之於十多年前的中國人,是生活得更幸福了還是更不幸福了,我想這個就不用我說了,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見,「中國奇蹟」並沒有增進中國人的幸福感。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中國奇蹟」之下,中國人的幸福感不僅下降了,而且明顯低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2012年,聯合國首次發布了《全球幸福指數》報告。該報告以2005—2011年為調查時段,分別從教育、健康、環境、管理、時間、文化多樣性和包容性、社區活力、內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九大方面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幸福感。結果顯示,在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大陸的幸福指數僅排名112位,倒數第45位,不僅大大落後於其GDP總量的排名位次,也落後於其人均GDP的排名位次,屬於相當缺乏幸福感的國家之列。調查結果還表明,在中國,自認為幸福者佔9%,生活困窘者佔77%,受苦者佔14%。
也許有人會納悶:為何經濟高速發展了之後,國人的幸福感不升反降?
其實也不難理解。
試想,籠罩在「中國奇蹟」光環下的中國人,吃著無處不在的垃圾食品,喝著不潔淨的水,呼吸著污濁的空氣,忍受著居高不下的樓價、學費和醫藥費,納著全球名列前茅的稅賦,所交養老金的70%被不用交養老金的公務員所盡情揮霍,用著比美國高的電價,開著比美國貴的車,燒著比美國貴的油,跑在世界上收費最多的高速公路上,得到的卻是低廉的工資,他們中大多數人的幸福感怎麼可能提升?!
就說吃吧。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無可否認,改革開放後,困擾中國多年的吃飯問題基本解決了。今天,大多數人不但吃得比以前飽,而且更比以前好,這是事實。不過中國還有句老話,叫食以安為先。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國人今天的吃那就實在不敢恭維了,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在驚人地倒退。
多年來,食品安全事件發生頻率越來越高,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甚麼「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饅頭」、「地溝油」——簡直讓人防不勝防,神經緊繃,心生恐慌,甚至「談食色變」。
有分析指,中國人的食物至少90%是化學食物,中國人吃的連狗糧安全都沒有!
就如網民調侃的:
「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
從大米裏我們認識了石蠟,
從火腿裏我們認識了敵敵畏,
從鹹鴨蛋、辣椒醬裏我們認識了蘇丹紅,
從火鍋裏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
從雪耳、蜜棗裏我們認識了硫磺,
從木耳中認識了硫酸銅,
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
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
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
日本人的口號:一天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
中國人的口號:一天一杯牛奶,震驚一個民族。」
別的且不說,試想,天天吃著如此不安全的食品,國人的幸福感能提升嗎?
最近,美國塔夫特斯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美國中國研究專家邁克‧貝克利(Michael Beckley)的一個演講在網上爆紅。
在這個題為「中國成長的終結與未來的全球秩序」的演講中,貝克利教授明確指出中國崛起已經結束,並分析了中國經濟衰退的根源。
貝克利說,儘管許多人仍將21世紀視為中國的世紀,但2020年代實際上標誌著中國經濟崛起的終結。他以多種數據為依據,論證中國的經濟增長不僅放緩,甚至開始逆轉。
他引用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分析說,儘管中國的GDP增長率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更客觀的測量方式顯示,實際經濟規模可能比官方數據低20%以上。諸如夜間用電量和貨運量等客觀指標揭示,中國經濟的活躍度遠低於預期。此外,中國經濟生產效率近年來持續下降,每單位GDP產出需要的資本投入成倍增加,債務激增。貝克利強調,中國當前的債務水平不僅超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甚至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
現在我們可以為這篇文章做個小結了。
中共一直吹噓改革開放締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又一個盛世。但大量的事實足以表明,它締造的根本不是甚麼國泰民安的盛世,而是一個大廈將傾的亂世。而所謂「中國奇蹟」,不過是自殺式經濟增長和帶血的GDP。揭開它光鮮華麗的外衣,背後的中國其實百孔千瘡、危機四伏。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中共拿這樣的「成績單」來為自己的合法性背書,絲毫沒有說服力。
如果有誰還把這套說辭當真,對中共心存幻想,那豈不是太對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