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發現,湖南著名景區張家界一處天然溶洞被當作垃圾場,生活垃圾堆積有7層樓高,當中還發現10年前的礦泉水瓶,引發關注。

據網民發影片稱,湖南張家界慈利縣有不少溶洞被當成糞坑、垃圾堆。有人為了躲避生態監管、減少排污成本,直接把寶貴的溶洞、地下水系當下水道了。「不知道當地生態機關是無能還是腐敗了,竟然犯下了這麼大的罪。把絕美的溶洞變成了垃圾坑。」

影片中,溶洞內垃圾堆積如山。據拍攝者稱,「有七八層樓那麼高」,令人怵目驚心。

當地通報顯示,該溶洞位於張家界市慈利縣通津鋪鎮長峪鋪村楊家坡,是一處天然喀斯特地貌溶洞,垂直深達150米。

據新京報報道,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正在清理。慈利縣融媒體中心6月1日發布影片稱,7天清理打撈楊家坡溶洞垃圾2.7噸。

慈利縣委宣傳部告訴紅星新聞,在垃圾中發現有生產日期為2015年的礦泉水瓶。

據張家界市生態環境局稱,溶洞內的污染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和畜禽糞水,初步調查顯示,當地部份養殖戶涉嫌排污。目前,張家界市生態環境局慈利分局已對長峪鋪村涉嫌違法排污的3家養殖戶立案調查。

不過,據一位長峪鋪村村民向新京報表示,此次被污染溶洞內的垃圾多為多年積累。當地幾年前開始加強環保意識,給養豬的村民修建了化糞池,還安排了垃圾車定期收運生活垃圾。

污染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許多網民表示,「我很奇怪的是,作為全國甚至全球都有知名度的旅遊景點,居然被倒了10年的垃圾都不知道?」「典型的不作為!破壞環境應從速追責!」

還有的質疑,「養殖戶是養殖的甚麼?還需要喝礦泉水、穿衣服,產生各種膠袋?」「養殖場大概率是孭鑊俠。這些明細是廢棄塑膠,養殖場有那麼多廢棄塑膠嗎?」「如果沒有社會輿論的監督,環境會惡性循環下去。」

然而,類似溶洞被污染、破壞的事件,並非個例。

2021年,貴州一溶洞成為網紅打卡地後,由於無人管理,導致現場垃圾成堆。此外,之前也有媒體報道,不少戶外野溶洞遭遇過破壞,盜採、敲斷等情況,甚至北京周邊山區就有多個野溶洞鐘乳石被敲斷。#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