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經濟大省江蘇電力交易合約均價暴跌24%,廣東則下跌了8.3%。而電力現貨市場情況更糟,山東、浙江和內蒙古的電力交易實時價格均出現「負電價」;1-5月,內蒙古現貨市場出清均價暴跌52%。分析指出,關稅戰、投資過剩、煤炭價格暴跌以及政策調整構成了電價大跌的4個原因。

中國的電力交易按照交易周期分為電力中長期交易和電力現貨交易。電力中長期交易,是指對未來某一時期內交割電力產品或服務的交易,包含數年、年、月、周、多日等不同時間維度的交易。

電力現貨交易,是指通過現貨交易平台在日前及更短時間內集中開展的次日、日內至實時調度之前電力交易活動的總稱。

江蘇6月電價暴跌24% 廣東電價跌破監管下限

彭博社日前報道,根據江蘇省電力交易中心的公告,2025年6月電力交易合約平均價格為312.8元/兆瓦時,這是該省監管機構允許的最低價格,同比暴跌24%,環比下降了22%。

根據廣東省電力交易中心的公告,6月份電力交易合約平均價格為372.7元/兆瓦時,同比下降8.3%,環比下降0.3%,跌破了廣東373元/兆瓦時的監管下限。

博主「火星宏觀」6月6日發文表示,公開的網絡無法搜索到浙江6月份電力交易的平均價格。但浙江公布的2025年度中長期電力交易規模為1.887億兆瓦時,均價412.39元/兆瓦時,較2024年度交易均價降低約50元/兆瓦時,下降10.8%。

廣東和江蘇分別是2024年中國各地GDP排名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浙江是第四名。彭博社報道,江蘇和廣東這兩個沿海經濟大省嚴重依賴出口,其經​​濟總量超過法國。

事實上廣東的電力需求不足、供給過剩、價格急劇下跌的狀態從2024年初就開始了。現在江蘇也開始步廣東後塵,電力交易價格暴跌。

「火星宏觀」的文章指出,在各省電力交易中心交易的合同供電量,僅佔整個供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但這部份電價是完全由市場化決定的,因而電力交易中心的成交價,基本上能夠反映中國電力供求平衡狀況。

多省電力現貨市場出現「負電價」內蒙古現貨電價腰斬

界面新聞6月6日報道,4月份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蒙西電網)電力現貨市場日出清最高價1.5元/千瓦時,最低價-0.004元/千瓦時,日最大價差達到1.5元/千瓦時(1兆瓦=1000千瓦)。這意味著蒙西成為全國第三個存在負電價的省級電力市場。

截至目前,山東和浙江均已出台政策文件,明確電力現貨市場出清價格下限可低於0元。據蘭木達電力現貨數據,5月26日-6月1日期間,山東、浙江和蒙西電力交易實時價格均出現了負電價。

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出清價格是指當買電的出價同賣電的要價達到一致平衡時的價格。出清是經濟學術語,意味著供求均衡。

據內蒙古新華報業中心主管主辦的《北疆新聞》6月6日報道,今年1-5月,蒙西電力現貨市場出清均價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2%。

蘭木達電力現貨數據顯示,蒙西電網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電價結算均價為168.34元/兆瓦時,相比2024年平均水平下降22%,其中,風電下降13%,光伏下降26%。

電價下跌的四點原因

那麼,中國地方電力交易中心的市場化電價為甚麼持續大幅度下降?綜合彭博社和「火星宏觀」的分析,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是中美關稅戰重創出口 造成工業用電需求不足

關稅戰、貿易戰,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的出口預期。由於外需在貿易中的不確定性,很多企業不敢擴大生產,主要以現有訂單和消化庫存為主,這影響了工業對電力的需求。

江蘇、浙江和廣東工業增加值佔全國35.5%,但商品出口佔到全國出口的63%。因而出口預期的惡化顯著影響用電需求。

中共海關總署周一(6月9日)公布數據顯示,5月中國對美出口暴跌34.5%,創下自2020年初新冠(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二是電力投資失控

根據國家能源局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最近5年發電裝機容量增速顯著高於GDP增速。從2019年到2024年,中國經濟規模從99.1萬億元增長到134.9萬億元,5年累計名義增長36.1%,年均增長6.4%。但中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從20.1億千瓦時,增長到33.5億千瓦時,累計增長66.7%,年均增長10.8%;用電量從7.23萬億千瓦時增加到9.85萬億千瓦時,累計增長36.3%,年均增長6.4%。

再看近期情況。2024年中國實際GDP增長5%,但對電力、熱力、燃氣水電業的投資增長了23.9%。今年一季度,名義GDP增長4.6%,1-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但對電力、熱力、燃氣水電業的投資增長了25.5%。

三是煤炭價格暴跌

彭博社報道認為,煤炭價格暴跌是主要驅動因素,過去一年煤炭價格下跌了30%,而煤電佔中國發電量的一半以上。

諮詢公司The Lantau Group駐上海負責人余德偉(David Fishman)表示,由於發電成本降低,燃煤發電企業在參與競價時,能夠接受更低的價格。

四是近期的政策變化給電價帶來了壓力

彭博新能源財經中國研究主管寇南南表示,江蘇6月份電價的大幅下降是由於電力現貨市場的啟動。根據《江蘇電力報》的報道,6月1日起,江蘇正式啟動電力現貨市場長周期結算試運行。

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大多數地區至少將對現貨市場進行試營運,現貨市場依賴於近乎即時的供需評估。這一政策的變化,也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省份在現貨交易市場中,出現電力交易競價的大幅下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