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昨日(10日)公布最新版《小學英國語文課程指引》,由今年9月2025/26學年起推行,建議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英語課程,要求培養學生成為有「國家認同感」和「國家安全」意識,具知識和責任感的公民。

《指引》長達290頁,取代2004年版,涵蓋四項課程核心,包含強化「評估素養」,指出學校應定期檢討並簡化英語聽寫及考試的頻率與數量,其中聽寫成績不應超過英語科目總分的10%;同時建議應避免或謹慎使用抄寫練習,特別是小一最初幾個月應避免紙筆評估,以營造無壓力的英語學習環境,並取消或避免高年級學生機械式練習英語語法,以免削弱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指引》更新了英語科的建議學習單元,建議高小可設立「我愛我的家庭」單元,取代舊的「我愛香港」單元,新增了「珍惜我的國家」內容。新指引期望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價值觀教育內容;亦提出將「為學習而評估(AfL)」擴展為「作為學習而評估(AaL)」,鼓勵教師採用專題研習等多元評估方式;同時鼓勵小學加強跨學科閱讀。

價值觀教育方面,當局聲稱要提高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國家安全」意識。學生需建立正確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守法、同理心、勤奮等。例如,透過觀看黃河及長江等自然生態片段,認識中國的生態保育措施;觀看深圳紅樹林影片,讓學生討論如何保護環境;通過關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文章,讓學生學會珍惜糧食,並理解糧食安全的概念;與中史科或公社科合作,組織學生行文物徑和完成匯報。

關於跨課程閱讀,其核心理念在於幫助學生養成英語閱讀習慣,提升閱讀學習能力,從而連繫跨課程的學習經歷,使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獲得的概念和觀點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繫,擴展知識面並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新指引還強調,在電子學習與資訊素養方面,電子學習應作為傳統學習模式的補充,提升學習與教學的成效,並注重新技術、資訊的道德使用、自主學習及多模態素養等要素。

教育局表示,早前已透過研討會、問卷調查及焦點小組訪談,收集學校意見。局方將於7月4日舉行網上簡介會向教師講解《指引》。@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