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邊檢在出入境口岸加強對居民行蹤的盤查,特別針對在香港期間與外國領事館接觸的民眾。一些大陸居民在返程時遭遇長時間問話與設備檢查,引發民眾對「境外接觸」紅線擴大化的擔憂。

在成都從事餐飲業的曾先生「五一」假期曾赴港旅遊,並前往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了解簽證資訊。未料返程經深圳羅湖口岸時,因證件「異常」被邊檢攔下,帶入小房間盤查達三小時。

「他說我的通行證有些小問題,要進一步核實。把我帶到小房間後,就讓我交出手機並要求我解鎖。我猶豫了一下,他就說『不配合會影響通關』,我只能照做。」

曾先生表示,執法人員詳細查看了他的通訊記錄、照片與地圖軌跡,隨後開始問話,問題明顯指向其曾造訪美領館。「一開始他們就問我去香港做甚麼、有沒有跟外國人接觸。我回答只是購物和觀光。但很快他們問得更具體,問我有沒有去美國領事館、做了些甚麼。」

他說,「我沒主動說,但他們似乎早就知道了。我只好承認確實去諮詢簽證事宜。他們繼續追問我怎麼知道可以進去、怎麼預約、誰接待的、有沒有給我資料,甚至問我為甚麼不在成都找中介。我解釋說成都的美領館早已關閉,只能網上預約香港那邊。」

更讓曾先生不安的是,現場人員還致電成都公安部門核實他的背景。曾先生說,「電話那頭直接叫出我的名字、住址、單位,還問我是不是某個餐廳老闆。我這才意識到,他們的系統對我的情況了解得非常清楚。」

雖然最終被以「例行檢查」為名放行,但曾先生認為,這一過程如同被審問。「我本以為只是普通市民,沒想到去美國領事館會引發這種盤查,實在嚇了一跳。但是他們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重慶市民沈先生也有相似經歷。今年中國新年後,他赴港旅遊期間曾在中環的美領館外排隊入內。回家一周後,他接到派出所電話,說是要「了解情況」。「我沒多想就去了,但到派出所,警察直接問我是否在香港期間進入美領館,有沒有取得對方聯繫方式。我解釋只是簡單諮詢,也沒有留下資料,但他們還是做了筆錄,並反覆確認我是否與領事館人員接觸的過程。」

沈先生雖未被扣留,卻明顯感受到「監控感」。他無奈地說,「我只是普通白領,也沒參與敏感活動,僅僅是去旅遊,結果也被關注。這事就算過去了,但回想起來總感覺不是滋味。」

移民加拿大、從事網絡工程的洪先生分析說,中共近年來已部署大量高精度人臉識別系統,尤其在「涉外高風險」地區加緊布控。「從國內的美領館、外國媒體辦事處、大學講座現場甚至涉外餐廳裏,都有監控探頭,系統可即時識別可疑身份,並回傳分析。」

洪先生指出,這類監控並非單點式,而是多維度聯動,包括閉路電視、人臉識別、通關記錄、酒店住宿軌跡等數據的交叉整合。「一旦系統判定某人『可疑』,就可能觸發跟進,例如邊檢盤查或社區警務介入。」

對於中共的監控探頭,大陸媒體早有披露,錄像頭遍布大街小巷。據維基百科介紹,到2019年已有大約2億支「天網」公共監控探頭;截至2023年,估計數字高達7億支,幾乎達到「每兩人一鏡頭」的水平。在農村有被稱為「雪亮工程」的監控系統涵蓋鄉村、田野和道路。

據香港警方公開資料,「銳眼(SmartView)計劃」截至2025年4月已部署615組錄像系統,並計劃在2027年前擴增至6,000至7,000組,接入交通署、港鐵、康文署、房署等系統,總計超過兩萬支鏡頭,形成城市級聯動監控網。

新疆穆斯林艾爾肯分享他五年前的類似遭遇。那次他從香港返陸時,在羅湖口岸被帶走問話長達9小時。他說,「他們看到我身份證上出生地是新疆,立刻將我帶走。還打電話到我老家的派出所影片確認身份,把手機拿去查看,一整天才放人。走之前還警告我『別講出去』。」

自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北京大幅收緊對香港的控制。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內地訪港人士的活動已被納入大陸公安系統的可疑行為識別模型,尤其是與外國機構的接觸。

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謝先生表示,相關案例表明,北京已將普通民眾與外國機構接觸納入「高風險行為」監控清單。「成都、重慶這兩位當事人的背景都極其普通,正因如此,更容易放鬆警惕。香港名義上仍是國際城市,但對內地人而言,已逐步成為中共當局治理系統的延伸區。」#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