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中國經濟數據相繼出爐,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價格,以及進出口數據等指標全面回落,CPI和PPI持續下跌,產能過剩、通貨緊縮進一步加劇。不過消費好於預期。

分析認為,消費補貼政策的「邊際效益正在遞減」,國補資金即將耗盡,後繼效果堪憂。而美中關稅休戰難阻中國經濟動能減弱,今年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

5月大部份經濟指標惡化

中共國家統計局周一(6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低於4月份的6.1%,低於路透社預期的5.9%,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規模以上工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數據還顯示,5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樓價格同比下跌3.5%,環比下跌0.22%。1-5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0.7%,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9%。

無論是新樓市場還是二手樓市場,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普遍出現樓價回落態勢,且回落幅度較4月份呈現加速趨勢。凸顯儘管中共出台了幾輪政策支持措施,但房地產行業仍持續疲弱。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警告,如果沒有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隨著傳統上的6月至8月經濟放緩,(樓價)可能會出現比4月至5月更大幅度的下跌。

路透社上個月的一項調查顯示,預計今年樓價將下跌近5%,並將在2026年保持停滯狀態。

而上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通貨緊縮、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進出口數據大幅下跌。中共海關總署同日發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5月出口額同比增幅僅為4.8%,比4月下降了3.3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3.4%,比4月擴大了3.2個百分點。

上周五公布的人民幣貸款數據也不及預期。5月新增貸款6200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8500億元。而且民間需求持續疲弱,增長主要得益於強勁的政府借款。

消費好於預期 但以舊換新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

此外,最新公布的1-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7%,低於前四月的4%。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較4月份的5.1%略微改善。

不過5月份消費數據好於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4%,高於4月份5.1%和路透社預測的5.0%。

對此,有分析認為,政府資助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以舊換新計劃,推動了零售額的增長,但這股熱潮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該計劃是有上限的,本質上是鼓勵人們今天購買明天要買的商品。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的經濟學家Sarah Tan告訴《華爾街日報》,「以舊換新計劃是一個臨時的、治標不治本的辦法……它沒有觸及中國家庭消費意願低迷的根本原因。」

經濟學家認為,只有就業前景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才能持續提振消費者信心。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埃爾南‧崔(Ernan Cui)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該計劃正在透支未來消費,但在家庭收入沒有回升的情況下,它的「邊際效益正在遞減」。

他還表示,反覆延長補貼的風險在於,它可能演變成最糟糕的那一類刺激計劃:固化對持續財政補貼的預期,卻難以真正改變消費行為。

「補貼資金」即將耗盡 多地喊停

彭博社也分析,家電補貼政策的確刺激了消費。5月份家用電子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53%,創歷史新高,手機和其它通訊設備的銷量則增長了33%。

據牛津經濟研究院估計,目前受政府補貼計劃覆蓋的產品,其銷售額比沒有補貼時高出近20%。沒有補貼商品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近期多地傳出,因為補貼耗盡,促進手機、家電以舊換新的「國補」相繼喊停。據陸媒澎湃新聞報道,重慶、江蘇等地喊停「國補」,消費者無法領取家電和手機數碼補貼。

大陸網民紛紛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四川、河南、浙江等地「國補」即將下線;廣東也有多地僅剩部份項目還有「國補」;湖北智能家居「國補」因「活動升級」暫時無法使用。

目前中共發改委已向地方政府下撥了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420億美元)中的約一半。華西證券分析指,截至5月份,這個總額度已使用過半。在6月份的「618」購物節之前,要維持這些補貼大約需要70億美元,這意味著70%的補貼將在今年上半年用盡。

關稅休戰難阻經濟動能減弱 經濟或進一步放緩

彭博社說,儘管補貼已被證明是刺激國內支出的有效工具,但經濟學家認為,消費者信心的持久反彈需要更廣泛的修復措施。

分析說,5月份樓價創下數月來最大跌幅,這繼續侵蝕著人們的財富和收入,削弱了他們的消費意願。各行各業的減薪加劇了通貨緊縮的循環,給企業利潤和家庭購買力帶來壓力。

上周,美中在倫敦就貿易問題達成了原則性的協議框架,但關稅未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談後說,美國徵收的總關稅為55%,中國徵稅為10%。

路透社認為,儘管中美之間達成了關稅休戰協議,但這並未明顯提振中國經濟。最新數據表明,2024年9月推出的刺激政策效果正在減弱。

而在樓價下行的背景下,企業利潤和員工收入受到壓縮,導致購房需求受到抑制,使得政策制定者面臨重啟市場活力的挑戰。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子春認為,「上個月,中美貿易休戰不足以阻止經濟動能普遍減弱。由於關稅將維持高位,財政支持減弱,以及結構性問題持續存在,今年經濟增長可能會進一步放緩。」#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