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最新研究,即使適度食用超加工食品,也會顯著增加慢性病風險。加工肉類、含糖飲品和反式脂肪酸( TFAs)都與罹患二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IHD)和大腸直腸癌等疾病的風險相關。

過去有多項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特別是加工肉類、含糖飲品和反式脂肪酸會提升慢性病風險。據估計,2021年,全球有30萬人死於加工肉類攝取量過高;而含糖飲品和反式脂肪酸則導致數百萬人因健康狀態不佳或殘疾而早逝。

經過煙燻、醃製或化學添加劑來保存的加工肉類,通常含有N-亞硝基劑(N-nitroso agents)、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和雜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等化合物,這些物質已被證實與罹患腫瘤相關。

目前,含糖飲品仍是許多地區人口攝取添加糖的主要來源,而它會使體重上升,並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人工反式脂肪是為使植物油固化而合成的脂肪,它已被證實會引發全身性炎症和冠狀動脈心臟病。

《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今年6月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名為《食用加工肉類、含糖飲品和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影響:一項舉證責任研究》(Health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onsumption of processed meat,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trans fatty acids: a Burden of Proof study)。研究人員「運用舉證責任的元回歸方法」(Burden of Proof meta-regression methods)來評估加工肉類、含糖飲品和反式脂肪酸與二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和結腸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依據大規模前瞻性隊列和病例對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

加工肉類

每天攝取量在0.6克到57克之間,相較於不攝取者,平均增加11%以上的二型糖尿病風險;每日攝取50克時,相對風險為1.30;

每天攝取0.78克至55克者,大腸直腸癌風險平均增加7%,每日50克攝取者,相對風險為1.26;缺血性心臟病的相對風險為1.15。

含糖飲品

每天攝取1.5克至390克者,二型糖尿病風險平均增加8%;每天攝取250克者,相對風險為1.20。

每天攝取0克至365克者,罹患缺血性心臟病的平均風險增加2%;每日攝取250克者,相對風險為1.07。

反式脂肪酸

每日總熱量攝取中,反式脂肪酸佔比為0.25%至2.56%,罹患IHD的平均風險至少增加3%;每日能量攝取量佔比1%時,相對風險為1.11。

研究指出,不論攝取量高低,風險都呈現持續上升趨勢,而在日常低量攝取(約每日一份或更少)的範圍內,風險上升的幅度最為顯著。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雖然這些估算趨於保守,但已足以支持現行公共衛生的建議,即減少加工肉類、含糖飲品和工業反式脂肪的消費。

鑒於糖尿病、心臟病和大腸直腸癌在全球所造成的巨大醫療負擔,這些研究發現進一步支持了世衛組織(WHO)的倡議,包括禁止攝取工業反式脂肪,並對含糖飲品徵稅。研究人員指出,即使是習慣性的低量食用這三類食品,也可能帶來可觀的健康風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