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路透社獨家報道稱,(一)美中倫敦談判,雖就落實兩國元首通話共識及日內瓦會談共識達成框架,但北京方面尚未承諾批准美國軍事供應商用於戰鬥機和導彈系統的一些專用稀土磁體的出口許可(民用稀土則在相對放開);這一「未解決衝突」對達成更全面的協議構成威脅。(二)與此同時,美國由於擔憂被用於軍事用途,維持著對中國採購高端人工智能晶片的出口限制。中共談判代表暗示,如果美方不放鬆AI晶片出口限制,北京也難以在軍事用途稀土出口上作出讓步。

外界普遍認為,美中關稅戰2.0短短幾個月,雙方談判焦點已從最初的芬太尼走私、關稅和貿易順差,逐步轉向關鍵領域的出口管制。事實上,倫敦談判,在傳統的關稅和供應鏈合作之外,更將人工智能、半導體、稀土等關鍵資源議題納入核心框架。這意味著,經濟戰與科技戰深度融合,美中正在展開一場以科技主導權和產業鏈安全為焦點的全方位競爭。

中國大陸有分析指,美中全方位競爭的戰略意圖直指對方的核心競爭力:切斷關鍵供應鏈節點,遏制對手在尖端領域的突破能力,並迫使全球供應鏈按照自身設定的安全邊界進行重組。經貿摩擦已深度並軌甚至讓位於更為激烈的科技博弈,出口管制已成為美中之間博弈的核心槓桿,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之一。

可以說,這是美中關稅戰2.0與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關稅戰的根本性區別之一。

比較而言,2018—2019的美中關稅戰,短兵相接,中共相當被動;關稅戰2.0,中共則更加強硬,尤其是正式打出稀土這張牌(以前只是口頭威脅),要用稀土換美國的高端人工智能晶片。

不過,迄今美國並不吃中共這一套。6月1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方不會為了中國稀土而放寬對高科技人工智能(AI)晶片的出口管制。

事實上,美方手上的牌遠多於中共。原本,5月12日的美中日內瓦聯合聲明中,中共已明確承諾「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暫停或取消」2025年4月4日中共商務部、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18號(「公布對部份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

但是,中共口頭答應了,實際上卻在「騙」和「拖」。這令美國非常憤怒,指責中共未能履行日內瓦協議,持續扣留應該輸美的稀土。特朗普政府密集出台多種反制措施,諸如禁止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關鍵飛機零件、半導體以及製造塑膠所需的乙烷,威脅要「強力撤銷」中國留學生的簽證等等;同時,特朗普要求與習近平會談(6月5日川習通電話)。在美方的強大壓力下,這才有6月9日至10日的美中倫敦會談及其所達成的框架。

對美方來說,倫敦會談的重點是確保中共「暫停或取消」對稀土的出口管制。美方談判的籌碼就是最近針對晶片設計軟件、噴氣引擎零件、化學品和核材料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

美方的強硬之處,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CNBC所說,中方要求美方停止芬太尼的關稅措施並未列入議程,而且,美國不會把最先進的晶片出口到中國。

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下,經過約20小時的艱苦談判,倫敦會談達成的「框架」大體是:中方同意立即恢復供應磁鐵和稀土;美方則承諾將放寬半導體等商品的出口管制,並再度歡迎中國學生赴美深造。美國對中關稅將為55%(白宮官員表示,目前沒有新徵關稅,這個數字包括了20%的芬太尼關稅、10%的「對等」關稅以及之前已經存在的合計25%的關稅);中國對美關稅則為10%。

由此可見,中共的稀土牌並沒有獲得預期效果,美方在談判中是佔優勢的一方。例如,6月10日深夜,中美倫敦會談宣布達成「框架」;次日,中國稀土磁材製造巨頭金力永磁(JL Mag Rare-Earth)即宣布,已獲得主管部門批准,可出口磁材、組件及電機轉子等至美國、歐洲等地。除金力永磁外,幾家深圳上市的稀土磁鐵企業,如英洛華科技(Innuovo)與中科三環(Zhong Ke San Huan)皆表示,已從當局獲得出口許可。

中共如此迅速放行稀土出口,即顯示了美方壓力之強大,也顯示了稀土牌並非那麼好打,中共似乎還在摸索如何掌握火候。有分析指,中共以稀土為籌碼「彈性施壓」, 知道不能過猶不及;否則,若向華盛頓施壓力度過大,可能會迫使美國感到有必要進行長期投資,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中共這種談判策略,反映的是中美實力對比的懸殊。

其一,從稀土行業本身來講,固然中國當前主導了全球市場;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稀土行業的企業經營卻嚴重虧損。

2024年中國各個稀土企業的財報顯示,中國主要稀土企業一片叫苦。例如,上市公司「中國稀土」2024年年度營業收入30.27億元,同比下降24.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7億元,同比下降168.69%。又如中國最大的稀土企業——北方稀土,2024年度凈利潤10.04億元,同比減少57.64%。所以,儘管中國是全球中重稀土的主要供應國,2024年佔全球產量的69.23%、冶煉產能佔比達85%,但去年卻不賺錢。

如果中共嚴格管制稀土出口,沒有了國際市場,中國稀土行業可能走向崩潰。

其二,美方研判中國經濟深處困境。6月1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國會作證期間強調,中國目前是世界史上經濟失衡最嚴重的國家。中國目前約佔全球製造業的30%,並且持續擴大其製造業基礎;並且,正處於房地產市場低迷期,有些人可能稱之為危機。中共正試圖通過出口來擺脫困境,而不是採取國內措施,諸如增加消費、解決銀行問題或應對房地產危機等。美國不能允許中共僅通過出口來恢復經濟繁榮,因為這不僅將導致美國和美國工人的生活水平顯著下降,對全世界的勞動者來說也是如此。此前,4月,貝森特在華盛頓特區參加「國際金融協會」(IIF)主持的活動期間,表示,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貝森特尤其指出,這次美中談判使「中國擁有一次獨特的機會,通過從過剩生產轉向更大程度的國內消費來穩定其經濟」,「但該國需要在貿易談判中成為一個可靠的夥伴」。如果北京能夠通過履行美中在日內瓦概述的初步貿易協議來糾正方向,那麼美中重新平衡是有可能的。

由此可見,特朗普啟動美中關稅戰2.0,包括日內瓦會談、川習通話和倫敦會談,都有充份的戰略考慮和精緻的戰術設計,在牽著中共的鼻子走。

中共僅僅依靠單一的「稀土牌」,就想獲取戰術勝利和戰略突圍,真是痴心妄想。如果中共繼續用軍用稀土(約佔稀土消費量的5%)拿捏美國,只能換來特朗普政府的激烈報復。中共玩的「彈性施壓」, 「施壓」有一定限度的;只要美國應對得當,中共只有選擇妥協這一條路。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