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工作,最讓我驚訝的一點,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竟然可以如此自然、直接而不失禮貌。每當下班踏出公司門口,同事總會主動問一句:「How are you?」周末過後,又會熱情地問你:「How was your weekend?」就算只是請了一天病假,回來時大家也不忘關心:「How are you feeling?」

曾經有一次,我被一位麻煩的客人糾纏,整個人都感到非常不舒服。沒想到,幾位同事主動走過來關心:「Are you feeling ok?」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職場的友善,更是一種對「情緒」本身的尊重。

與澳洲人相處久了,你會發現他們總是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的感受:「That's frustrating!(真讓人沮喪)」或是「That's exciting!(真令人興奮!)」情緒,不需要壓抑,也無需包裝,能夠坦率地說出口,成為人際之間自然的一部份。

最近工作量實在太重,長期處於疲憊狀態。有一次午餐時,我忍不住向同事抱怨了一下。他聽完後竟然鼓勵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上司說說看。」我鼓起勇氣向上司表達,原以為會被責備,結果她不但沒有責怪我,反而感謝我的坦白,還說:「我知道澳洲的職場文化對你來說還很新。如果有任何不開心的事,歡迎你隨時跟我說,我會盡力支持你。」當天,她還主動安排兩位同事幫我分擔工作。

這些經歷讓我意識到,在這裏,我可以自由、安全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無需擔心被標籤為「情緒化」或「不夠專業」。我很感恩,從小在一個鼓勵表達的家庭中成長。我的父母並不認同「男孩子不可以哭」或「沉默是金」這類傳統華人式的教導。即使我考試成績不理想,他們也總是說:「盡了力就可以,不要灰心。」

然而,出來社會工作後,我在香港的職場卻感受到強烈的壓抑。很多時候,情緒只能藏在心裏,因為表達太多,往往會被視為「多事」、「麻煩」。上司喜歡的,是那種不多話、默默做事的人。結果我不但無法好好投入工作,還經常捲入一些莫名其妙的職場風波。

自從2017年加入澳洲航空公司工作,我第一次親身體會到,情緒不需要隱藏。即使是職場,也可以是一個容許坦誠、關懷和真實自我存在的空間。人與人之間可以很直接地說出彼此的看法,同時互相尊重,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對錯。

就像我現在的澳洲室友,無論遇上甚麼問題,大家都會坐下來坦誠溝通。她會直接說出她的感受,我也可以放心地表達我的想法。相反,在香港,很多人選擇將問題悶在心裏,然後轉身在背後議論,問題從來沒有被真正解決。

來到澳洲後,我不只是換了個生活環境,而是在職場、人際關係、甚至每天的情緒流動之中,找到了真正的「情緒自由」。這種自由,是我從未想像過的輕鬆與釋放。◇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