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申訴專員公署把超過200份調查政府部門缺失報告下架之後,「本土研究社」前日(19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揭發,有85份與城市規劃相關的研究報告已從政府網站下架,幸好有研究員早已備份相關資料。本研社強調,移除舊報告絕非孤立事件,事件只是香港政府在公開資料方面全面倒退的冰山一角,需要不同民間組織發現、回溯和備份已經消失及可能快將消失的政府檔案資料。

本研社指,有不少舊規劃研究報告由2年前開始已悄悄地下架,例如《香港2030:規劃遠景與策略》、《啟德規劃檢討》等,形容相關報告相當具參考意義,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香港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公眾無法再在網頁循分類按鍵查閲,不熟悉相關政策脈絡,更不會知道哪些研究報告曾經存在。

根據Wayback Machine網頁回溯工具,本研社整理出85個曾出現但已消失、曾列於「已完成的研究」頁面的研究項目,涵蓋1999至2019年,其中不乏區域性及未來規劃策略的研究,仍對今日有參考價值。

超連結已移除但伺服器仍保留的報告,佔23項;報告已被刪除,Wayback Machine有備份,佔53項;報告已被刪除,Wayback Machine未有備份,佔9項。已消失的報告包括規劃署過去就檢討全港或地區的土地用途、可行性研究、各類型專題研究及調查等職能產出近百份研究報告。

例如,2008年完成的《紅磡地區研究公眾參與項目最終報告書》,回顧報告中當年公眾參與的意見摘要,對於發展前港鐵貨運場及前國際郵件中心用地,報告指大部份調查的回應者表示「比較喜歡多些公共休憩空間和綠化多於商業用途」,意見正好對應今年政府提出要發展紅磡海濱作為娛樂商業設施及遊艇泊位計劃的選址。

本研社指,目前在規劃署網頁上,超過5年的報告均被移除,最「久遠」的報告為2020年5月,有關元朗南房屋用地的勘查研究;本研社質疑規劃署未公開解釋原因,未知是否因資料過多導致系統運行緩慢。

本研社稱,根據規劃署年報記載,規劃署網站於2023年重新設計並推出,大幅改進網站外觀,聲稱新版能加快公眾瀏覽及搜尋規劃資訊的速度。然而,研究員對比改版前後的「已完成的研究」網頁面,發現改版前的頁面有「已完成的研究資料庫」按鈕,引導公眾瀏覽及查閲過往的研究項目,但在今天的網站,卻不見「研究資料庫」的蹤跡。更矛盾的是,若公眾欲尋回早期研究報告,網頁下方僅註明「如需要索取上表沒有列出的研究,請聯絡我們」,但在缺乏完整目錄的情況下,公眾如何按名稱索取。@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