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於周六(6合於21日)對伊朗境內三處關鍵核設施發動空襲,這三個地點構成了伊朗核武計劃的核心支柱。此次行動對伊朗核能力造成重大打擊,可能對其發展核武的計劃造成嚴重障礙。
衛星影像顯示,位於伊朗中部的納坦茲(Natanz)核設施在6月中旬遭受重創。納坦茲是伊朗最大、歷史最久的濃縮鈾生產中心,並且是製造核武關鍵原料的重要基地,早前曾遭以色列破壞。
另一個重要設施福爾多(Fordow)自2021年以來,一直是伊朗生產高濃度鈾的主要基地。福爾多位於堅固山體內,由於地理位置隱蔽,以色列曾未成功攻擊該設施,但美軍此次成功命中,顯示行動的精準性和深度。
這兩個設施幾乎涵蓋了伊朗所有的濃縮鈾產量。
此外,位於伊斯法罕(Isfahan)的核設施則是伊朗核計劃中的另一樞紐。以色列此前已摧毀了當地的鈾轉換工廠,該設施將天然鈾轉化為可進行濃縮的形式,並能將濃縮鈾轉換為可用於製造核彈頭的金屬。最近48小時內,該地區的離心機製造設施也遭到攻擊。
儘管如此,伊斯法罕仍有若干重要設施未受破壞,包括儲存大量接近武器級鈾的地下設施。專家表示,該處鈾庫存足以製造約10枚核彈。若此次空襲成功摧毀這些庫存,將對伊朗隱秘發展核武造成重創。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本周表示,目前無法確定伊朗是否已將這些鈾物質事前轉移至其它地點。
核能專家:輻射風險有限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曾警告,攻擊核設施恐帶來安全風險。然而,核專家表示,濃縮鈾設施與核反應爐不同,並不會產生大量高放射性物質,風險遠低於核電廠事故。
國際原子能總署也表示,納坦茲設施內的鈾同位素擴散可能對進入人員帶來一定風險,但外部輻射水準正常。以色列近期攻擊伊斯法罕後,並未偵測到異常輻射。
專家強調,濃縮鈾設施不像核電廠,沒有熔毀風險,污染潛力較低。福爾多深埋於山中,即使遭攻擊,外部輻射風險也極小。
核威脅倡議組織(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副總裁史考特‧羅克(Scott Roecker)表示:「即使對福爾多進行轟炸,也不太可能在設施外部造成輻射污染。即使是新近濃縮的鈾,其放射性極低,理論上甚至可以放進口袋中而無風險。」#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