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以來,赴美IPO中企數量持續增加,但融資額呈現斷崖式下跌,更嚴重的是有些小型中概股「拉高出貨」欺騙美國投資者,結果被美國監管部門起訴。分析認為,中概股與美股市場漸行漸遠,未來中國公司退市不可避免。


中企赴美IPO募資額持續縮水 同比降八成

據數據提供商萬得(Wind)的數據,自2019年以來,已有八十多家中國公司從美國股票交易所退市。目前,約275家中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上市交易,但佔兩大交易所股票總市值不到2%。

《華爾街日報》周一(6月23日)報道,儘管2024年中企赴美IPO數量為多年來最高,但大多數是規模很小、投機性較強的股票,並不是以往那些市值以十億美元計的「紅籌股」。2024年62宗中資公司的IPO平均募資額不到700萬美元。

根據華誼信資本統計,2024年全年首發募資額低於1000萬美元的企業有47家,佔比高達76%。超過1億美元的只有4家,分別是亞瑪芬體育、極氪汽車、文遠知行和小馬智行。

萬得的數據還顯示,截至4月份,2025年內已有28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交易所上市,同比增加了14家,但募資規模合計僅達3.4億美元,較去年16.8億美元相比則下降近八成,意味著赴美上市企業的規模正普遍縮減。

一些公司甚至難以維持最低300名公眾股東的要求,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危險訊號,表明這些公司可能存在風險,甚至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小型中概股「拉高出貨」騙局 美國投資者慘被「收割」

《華日》上周報道,根據美國證券備案文件,自稱為中國大學生開設國際學習項目的華夏博雅在2024年12月份披露,該公司從30名大型投資者那裏籌集了近2,100萬美元,這些投資者同意以每股約13美分的價格購買1.6億股股票。

但根據3月份發布的一份起訴書,這些投資者中的一部份人參與了一場「拉高出貨」騙局,詐騙了600名受害者。這些大額投資者中有七人通過Facebook廣告和WhatsApp短訊誘騙投資者,藉此拋售了超過5,000萬股股票,獲利超過4.8億美元。

納斯達克於6月3日暫停了華夏博雅股票的交易。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有關部門近期已將注意力集中在其它幾家中國公司的可疑股票交易上,其中包括麗翔教育和網班科技(NetClass Technology)。

根據公告,網班科技於2024年12月上市,當時其股票定價為每股5美元,籌資額約1,000萬美元。該公司股價穩步上漲至5月初,股價一度達到盤中高點51美元。但幾天後該股暴跌。目前網班科技股價略高於2美元。

猶他州大學教授布雷登‧林德斯特羅姆(Braden Lindstrom)在聽信一名所謂財務顧問的建議後,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購買了一家位於深圳的佳裕達物流公司(Jayud Global Logistics)的股票,結果他被騙走了8萬美元。


從2024年12月開始,該公司股價連續數月上漲,然後在2025年4月1日從每股8美元暴跌到0.35美元,暴跌幅度達到96%。目前該公司股票每股0.19美元。

華爾街資深人士表示,近年來,這種中企在美國股市的套現模式已重複出現了數十次,這些股票容易受到操縱,也容易誘惑成千上萬名美國散戶買入。

半數美股中概股採用「可變利益實體」模式

2020年底,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中企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供會計資料以供檢查。根據《外國公司責任法案》,美國政府可以將連續三年不符監管規定的公司退市、禁止交易。

特朗普政府承諾,將會審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的股權結構。

但許多中國公司運用「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VIE)模式,迂迴在美國上市。「可變利益實體」模式是指,想要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首先在離岸司法管轄區(例如開曼群島)設立一家空殼公司,註冊上市,與中國境內營運的公司分離。透過複雜的合約關係,這家空殼公司有權索取原公司的利潤。原公司就成為上市空殼公司的「可變利益實體」。


當美國股東購買中國公司的股票時,實際上是買了空殼公司的股票。這表示他們實際上沒辦法擁有中國公司的股權,不同於一般的美國上市公司。

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初,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286家中國公司中,超過一半採用了可變利益實體結構。

中國公司退市不可避免

《華日》報道,自汽車製造商極氪(Zeekr)於2024年5月上市以來,紐約證券交易所再未迎來任何來自中國的新上市公司。

美股有三大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其中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佔據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絕大多數,包括百度、拼多多、理想汽車和愛奇藝等;其次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簡稱NYSE),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新東方和極氪汽車等。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中概股數量很少。

JL沃倫資本(JL Warren Capita)創始人李俊衡(Junheng Li)說,從方向上看,中國公司退市是不可避免的,加密貨幣和人工智能(AI)是現在更令人興奮的投資機會。而她2012年創辦研究公司JL Warren Capital時,華爾街正將目光投向東方,中國是當時「最熱門」的投資主題。

今年5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收到來自23個州的州財務長和其他財務官員的信函,要求將中概股強制退市。在2023年聯邦政策調整後,旨在讓退休基金撤出對中概股投資的立法正在各州議會推進。

兩位重磅共和黨議員,眾議院中共特別委員會共和黨主席穆羅爾(John Moolenaar)和共和黨參議院委員會主席斯科特(Rick Scott)5月2日致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要求其機構對25家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採取行動。

這些議員認為,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公司與中共軍方之間存在關聯,對投資者構成「不可接受的風險」。

中共控制中企赴美上市

此外,中共一直在控制一些國企及業績優良企業的在美上市,並促使一些公司從美國退市。網約車公司滴滴(DiDi Global)2021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44億美元巨額IPO後僅幾個月,就在北京方面開展調查之際退市。

在美國上市一度被認為是中國公司成功的最高象徵,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曾爭相吸引中資公司的熱門IPO。2014年之前,阿里巴巴、百度(Baidu)和京東(JD.com)等互聯網公司,以及中國移動(China Mobile)、中國東航(China Eastern Airlines)和中國石油(PetroChina)等國企和央企紛紛登錄美股,但現在阿里巴巴顯得有些形單影隻,佔到所有在美上市中概股市值的30%。#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