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爆發激烈軍事衝突,引發中東局勢劇烈震盪。美國支持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行動,不僅重創了伊朗的核設施和軍事基礎,也對中共當局構成地緣和經濟上的巨大挑戰。有分析認為,伊朗遭受重創,使中共陷入前所未有的戰略困境。
中共投資伊朗4,000億美元 專家:恐化為烏有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國臣在《新聞大破解》節目中指,中共與伊朗於2021年簽署為期25年、總額4,000億美元的《中伊全面合作計劃》,涵蓋能源、基礎建設和金融等領域。中共希望透過強化與伊朗的關係,在中東擴大影響力,不限於經濟層面。
他指出,在《中伊全面合作計劃》中,中共承諾「在五年內,提供4,000億美元用於伊朗的石油和製造業,其中1,200億用於交通基礎設施。所以現在伊朗這樣打下去,大概4,000億已經泡湯了」。
《自由時報》6月23日報道,目前中國在伊朗參與的部份投資項目包括:
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在伊朗北阿札德甘(Azadegan)油田2024年正式投產,加上中石化控股49%的亞達瓦蘭(Yadavaran)油田,中國海洋石油持股40%的彩虹油田,中資累計投資300億美元以上。
2. 中伊國際鐵路在2025年5月28日首次通車,中國貨運列車從西安出發,經哈薩克、土庫曼抵達伊朗阿普林幹港(Apolin Dry Port)。
3. 2018年國機集團所屬國機重工幫助擴建德黑蘭-哈馬丹-薩南達季鐵路(Tehran-Hamadan-Sanandaj),全長約470公里,總投資53.49億人民幣(約7.45億美元)。
4. 2018年中國建設與伊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公司簽約建設的設拉子至布殊爾鐵路(Shiraz-Bushehr),總投資50億人民幣(約7億美元)。
5. 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Imam Khomeini)國際機場擴建,中共總投資27億美元,是「中伊25年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第一個落地的基建,項目尚未完工。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空襲伊朗後,該機場暫停營運。
6. 中資參與恰巴哈爾(Chabahar)港口的配套基建,並協助升級班達爾阿巴斯(Bandar Abbas)港的貨櫃碼頭。
中共的「一帶一路」在中東受困
伊朗長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連接中亞與中東的重要節點。無論是透過「中伊25年合作協議」,還是港口、鐵路、電訊等基礎設施項目,中共試圖將伊朗納入其歐亞陸權網絡的「核心環節」。
然而,戰爭爆發後,中資企業紛紛撤離伊朗及周邊地區。中建、中石化、中國電信等機構的伊朗分支已進入低度營運或暫停狀態,工程款項回收困難,安全風險上升,讓北京近年來在中東的深耕布局面臨全面倒退。
王國臣表示,伊朗是中共在中東地區最主要的關卡,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過去兩三年不斷提到所謂的「新中東安全架構」。通過與伊朗建立關係,中共還希望向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親美鄰國拓展,「如果伊朗這條路被堵住了,那後面中東的部份就岌岌可危了。」他說。
能源命脈遭威脅 中共遇戰略困境
伊朗作為中國在中東的主要石油供應國之一,一直是中國能源進口戰略的重要支點。戰爭爆發後,霍爾木茲海峽面臨封鎖風險,全球原油價格應聲上漲。
根據位於倫敦的能源研究院(Energy Institute)數據,中國在2024年是全球能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是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
近日,伊朗議會已經同意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但仍需要伊朗安全當局的批准。中國大陸作為伊朗石油最大買家,半數原油進口經霍爾木茲海峽。
王國臣指出,伊朗90%的石油出口進入了中國,絕大多數輸往山東的民營煉油廠。「如果伊朗石油斷炊後,山東的民營煉油廠將面臨一波倒閉潮」,他說,「伊朗的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延燒到中國大陸民營經濟。」
此外,王國臣表示,伊朗的甲醇有約四成輸往中國,甲醇主要用於石化和塑膠等中國的傳統產業,「中國的這些行業面臨一波洗牌,或者倒閉。」他說,「中國能源問題的安全風險會急劇上升。」
中共外交部6月22日譴責美國,呼籲以色列停火。但美國媒體普遍認為,中共僅能提供有限援助。#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