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聯同證監會展開代號「遠天」的反詐騙行動,於6月25日至26日成功偵破兩宗橫跨本地與海外的大型釣魚詐騙案。案件涉及騎劫證券戶口、操控冷門股票、非法轉賬及清洗黑錢等不法活動,受害人超過百人,損失總額逾4,600萬港元。行動中,警方拘捕兩個詐騙集團共8名男女,年齡介乎26至41歲。

高級督察周子軒今日(26日)表示,詐騙集團透過冒充證券行,向市民大規模發送釣魚短訊,短訊聲稱受害人帳戶因未能更新稅務資料即將被凍結,或者需要配合監管局的要求登入處理。短訊會附有虛假網站連結,在受害人點擊後,將他們導向到高仿的釣魚網站,在受害人輸入賬戶號碼、交易密碼及短訊驗證碼資料。

在受害人輸入資料同時,騙徒會以新設備登入受害人的賬戶,並騙取受害人將官方發送的驗證驗傳至釣魚網站,以此騎劫受害人的賬戶控制權,之後騙徒會拋售賬戶內全部投資組合,清倉變現。然後將資金全數買入一些市值及流動性低的冷門股票,及衍生產品包括期權等等。

周子軒續說,由於這類產品流動性低,警方發現大部份這類交易都是當天唯一的交易。騙徒再利用自己及受害人的賬戶,多次「高買低賣」,從中獲利套現。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騙徒將大部份詐騙所得資金,轉移到其證券行的出金戶口。警方正追查資金流向及下落。調查發現,騙徒至少利用了10名受害人的戶口,在短時間內多次以買家或賣家身份,參與對應交易。

警方又發現,受害人收到的釣魚連結均來自海外的網域名稱及IP地址。在137宗案件中,警方一共辨別出83個假冒某證券商和其它金融機構的獨立釣魚連結。

周子軒指,商業罪案調查科在25及26日,以串謀詐騙拘捕4名本地男子,並檢取多部手提電話。被捕人士年齡介乎26至37歲,報稱辦公室助理、裝修工人及司機等等,正被扣留調查。警方仍在調查,不排除有其他人被捕。

案中137名受害人年齡介乎19至71歲,損失介乎1,000至290萬港元不等,總額逾4,000萬港元。

犯罪集團租酒店作行動中心

海外案件方面,警司馮培基表示,商業罪案調查科在6月接獲證監會轉介,懷疑有犯罪團夥利用本地多個傀儡證券戶口,及釣魚騙案手法騎劫大量海外證券戶口,在香港的市場進行市場操控行為獲利,及處理犯罪得益。

調查後,警方發現騙徒利用傀儡戶口,在香港市場購買大量低交投量的香港股票,推高它們的價格,再以極高的價格在市場上放售。同一時間騙徒,用釣魚騙案方式,操控騎劫的證券戶口購入這批股票。

證監會調查所得,騙案在今年2月至3月期間,利用至少5個本地傀儡證券戶口,及至少89個海外被騎劫的證券戶口,操控本地44隻股票進行交易,非法套現逾600萬元。

馮培基警方透露,犯罪集團曾租用本地酒店房間作為行動中心,利用Wi-Fi操控交易。

警方在昨日展開搜查及拘捕行動,拘捕了4名本地人士,罪名為串謀詐騙及串謀洗黑錢。被捕人士為3男1女,年齡介乎29至41歲,報稱建築工人及文員,他們仍被扣留調查。警方會繼續與證監會等調查,不排除再有人被捕。行動中警方檢獲電腦、手機、銀行卡及交易紀錄。

警方,暫未發現兩個詐騙集團有直接關聯。所有被捕人正被扣查,警方強調會繼續與國際刑警、證監會及海外執法部門合作,追查其餘疑犯及資金流向。

證監會推措施防釣魚詐騙 要求券商強化監控機制

鑑於釣魚詐騙個案有上升趨勢,證監會已於5月及6月先後發出通函,要求證券商加強防騙意識及交易監控措施。包括參與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於平台提醒客戶提防可疑連結、禁止短訊內置超連結等。此外,亦應加強偵測未經授權登入或異常交易行為,並設快速應變機制,如有懷疑即時聯絡客戶或暫停賬戶。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總監湯漢輝及中介機構部總監陳磊均指出,騙徒手法愈趨精密,除利用假短訊外,亦會偽裝成金管局或券商發出緊急通知,誘導受害人輸入帳戶資料及驗證碼。市民應提防任何要求更新帳戶或報稅的短訊,切勿點擊不明連結或輸入敏感個人資料。

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凡收到自稱金融機構或政府部門的短訊要求登入帳戶或提供個人資料,務必先向相關機構查證。投資者亦應定期檢查證券戶口活動紀錄,如有任何懷疑,應即時聯絡證券商或報警求助。@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