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遲遲未果、全球多邊貿易體系陷入僵局之際,歐盟領導人於周四(6月26日)晚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理事會會議上表示,若WTO持續無法有效運作,歐洲將考慮建立替代性機制,重塑國際經貿秩序,以因應包括美國大規模加徵關稅在內的多重挑戰。
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直言:「如果WTO依然無法正常運作,我們這些仍重視自由貿易的國家就必須另闢蹊徑。」
「這個想法還處於萌芽階段。」默茨說。他指的是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的想法。
馮德萊恩提議,歐盟可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成員國攜手,設計新的規則型貿易組織,以逐步取代WTO現已失效的機能。
她表示,「這項倡議值得投入,因為CPTPP加上歐盟將形成一股強大力量。」她說,歐盟應從WTO經驗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與此同時,歐盟也正積極準備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一項緊急貿易協議。距離特朗普所設的7月9日最後期限僅剩不到兩周,屆時若歐盟未接受其條件,美方將對歐洲進口商品課徵最高可達50%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23日表示,鑒於與歐盟的貿易談判毫無進展,他建議自2025年6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商品課徵50%的關稅。這遠高於他先前於4月9日短暫施行的20%「對等關稅」。當時他給各國三個月的窗口期,與美方進一步談判。
據路透社報道,歐洲各國正權衡應儘快達成一份臨時協議以避免貿易戰升級,或繼續爭取更有利條件。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理想情況當然是零關稅,但如果不得已,10%是底線。」
英國於5月與美達成初步貿易安排,並獲得10%的固定關稅待遇。這成為美方和歐盟談判時的「參考標準」。此前,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宣布「大規模互惠關稅框架」,其中包括從4月5日起對幾乎所有國家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普通關稅),作為統一貿易底線。
據「政客」(Politio)報道,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周四坦言,歐盟現階段可能只能「希望獲得與英國類似的待遇」,但他也承認,「英國在美國眼中始終是不同類型的夥伴,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默茨則主張迅速達成協議,哪怕只是一個框架。他指出,「從化工、鋼鐵到汽車產業都在承受衝擊,企業風險正在上升。現在距離7月9日不到兩周,我們不可能在此期間談出一份完善的協議,要儘快找到解決方案。」
同時,歐洲高層亦坦承,馮德萊恩提出的CPTPP合作構想雖具戰略意義,實際上可能只是用以轉移壓力、爭取談判空間的過渡性策略。
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則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歐盟必須「像大西洋彼岸的朋友一樣,更具創新性,必要時甚至不可預測」。他暗示歐洲須學習特朗普式的強硬談判方式。
「我們當然將美國視為最親密的夥伴之一,但我們在某種程度上也需要像我們的夥伴那樣行事。」他說。
CPTPP目前共有12個成員國,包括日本、澳洲、加拿大與英國等。美國原為前身TPP的推動者,但於2017年由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至今未重返。#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