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象徵著穩定與實力的國企、央企,如今在中國經濟持續萎縮的大背景下,也深受資金困境,高額墊資、回款無期等問題困擾,其工程項目成為工程企業避之不及的「燙手山芋」。
熱傳影片揭示央企項目運作黑幕
6月28日,社交平台X帳號「德潤傳媒」發布一段影片,引發關注。影片中的一位女士毫不避諱地揭示了國企央企項目的驚人轉變,她說,「過去央企國企的工程項目,大家托關係搶著接;現在不是幹不下去,而是根本不敢碰。」
影片揭示說,這一180度轉變背後,是項目運作模式的全面異化。承接此類項目需承受「三重枷鎖」:
1、資金陷阱層層設置——承包商需承擔動輒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的「居間服務費」、「保證金」等名目繁多的前期費用,且對墊資規模和回款時限「永遠沒有明確說法」。
2、執行過程套路化管理——總承包方單方面催促進度,設計變更時「現場拍胸脯保證給辦」,但到結算環節卻遭遇「花樣百出的惡意扣款」。
3、回款流程無限複雜化——審批手續「比天上星星還多」,拖延理由「千奇百怪」:今天驗收未通過、明天主管離職、後天經理出差、再就是領導開會。
該影片分析,更令人絕望的是回款周期的無底線延長。「一筆帳拖你一年算客氣,三五年是常態。」在微薄利潤與高昂墊資成本的巨大落差下,「這哪裏是找你幹活,分明是變相借貸。」
影片說,除經濟重壓外,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和潛規則也成為企業難以承受之重。從業者需「過五關斬六將,處處人情世故,逢年過節必須送禮」,稍有不慎,「施工現場處處設卡,寸步難行」。這些隱性成本進一步蠶食著本就微薄的利潤空間。
为什么现在国企央企工程没人敢接?美女一针见血,听听她是咋说的 -
— 德潤傳媒 (@DXDWX999) June 28, 2025
集体,下地狱的节奏 pic.twitter.com/gMejFNv1SX
陸媒披露真實案例
近日,網易發表一篇署名文章《為甚麼國央企項目無人問津?》,披露了具體案例,其中雄安新區傢俬項目代理商案例最具代表性。雄安新區是中共當局力推的國家級新區。
據報道,該企業投入數千萬元完成項目後,卻因工程款遲遲無法回收而陷入絕境。儘管合同條款明確,但流程推諉、人員更替、變相賴帳等問題層出不窮,最終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被迫大規模裁員,瀕臨倒閉。
另一宗山東小型家裝企業的遭遇更為慘烈,因參與回遷房裝修項目、工程款被拖欠三年而徹底破產,企業主甚至因「欠薪」被員工起訴,生活徹底崩塌。
報道稱,在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下,連國企央企也難以獨善其身,項目運作中的種種亂象實際上反映出國有經濟體系資金鏈緊張的現實。從「香餑餑」到「燙手山芋」,央國企項目的困境不僅是行業內部問題,更是經濟萎縮的縮影。從2023年起,越來越多工程企業主動放棄國央企項目。#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