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8周年,九龍城區各界慶典委員會在啟德站廣場設置燈飾展,展示「九龍城寨」及「香港回歸」等燈飾裝置,但事與願違,被網民比喻為「紙紮祭品」提前慶祝盂蘭節。

該燈飾展於6月30日至7月6日期間在啟德站A出口對開廣場展出,共設5個主題裝置,分別為九龍城寨、全運會、香港回歸、龍頭象徵及跑步人形公仔。

本報記者於傍晚時分到場了解情況,發現所有裝置均已亮燈,且有鐵馬圍欄,市民無法近距離接觸。現場甚至有市民向這些藝術裝置行鞠躬禮。

網民評為「靈異風」

大部分市民對此燈飾展的評價普遍負面,在Threads平台上多個相關帖子中,網民批評:「點解次次宣傳香港都要靈異風」、「先唔講啲展品本身已經似紙紮,開埋燈似放大版小學生勞作堂功課⋯⋯背景樓未入住好似死城咁」、「左右加副對聯 今日香江歸故土 他朝對岸也相同」、「好明顯係紅磡大酒店feel 喎⋯⋯ 」、「有環保意識 可以用到農曆7月」等。

有網民推測可能與預算不足有關,評論稱「其實冇budget 不如慳D 整幾塊板講下歷史就夠」、「好似小學生美勞作品」等。

市民:中國人少用白色去做喜慶事

市民Apple當日接受本報記者訪問,他指裝置設計很有「香港特色」,形容像「大酒店的花牌」(香港殯儀館俗稱香港大酒店)。對於裝置是大陸設計師設計,Apple則認為應找本地設計師去做,「因為這裡香港,我覺得(找本地設計師)對這個地方比較好」。

另一位市民A先生認為展覽特別,設計的方式、顏色在香港都不常見,「如果顏色來看,我想中國人很少用白色去做喜慶事,但是(『回歸之環』和城寨牌坊的裝置)選色上都多白色」。

對於有網民認為「九龍城寨」牌坊如「鬼門關」,A先生表示不需要太有創意都想像到,並指裝置的選材表現出「紙紮的質地」,他說:「以前的漫畫、中式的圖都有這樣的東西出現,尤其是它縮小了,就更加像(鬼門關)」。

不過他認為這個裝置不能完全表達九龍城寨的主題,因九龍城是一個密集地方,但這裡只有一幢模擬大廈,顯得空蕩蕩,無法表達密集的情境。

市民行鞠躬禮:哀悼回歸28年香港的死亡

前來觀看燈飾展的李女士在「回歸之環」前行鞠躬禮,她直言花牌很像「死人的花圈」,形容「很應景」,後面的裝置如「紙紮的祭品」,是「要來燒的」。她說:「(裝置)做的挺好,哀悼回歸28年,香港的死亡」。至於裝置耗費38萬元,李女士就說「你找幾個小學生,可能幾百塊已經就做到出來給你」。

對於龍頭象徵的裝置設計,李女士則指好像「斬頭」,「寓意已經死了,好像製成標本,擺在這裡」。

市民吳先生則認為「龍頭」裝置,指紅色龍比較搶眼,第一眼看到。他亦認為「回歸之環」裝置像殯儀花圈,「如果花牌都是紅色的話,可能會好一些,但現在有了白色,中國人就覺得祭品就是花圈」。吳先生笑言看到有人在這裡鞠躬,「挺古怪,簡直把這裡當成了祭堂。」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