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9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今日(13日)發表《基層市民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期望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基層市民對過去3年政府施政評價普遍一般,貧窮與就業問題依然嚴峻,呼籲施政報告應聚焦解困脫貧,提出「齊扶貧同富裕 惠基層建未來」作主題。

調查於6月7日至7月4日,以網上問卷共訪問347名年齡介乎18歲以下至65歲以上的基層市民,其中八成為女性、逾半居於深水埗及油尖旺等地區、近半租住劏房、板間房或籠屋,住戶月入中位數為12,000元,平均租金約4,200元。

受訪者對就業、弱勢照顧最不滿

調查顯示,73.8%受訪家庭表示過去一年因經濟不景而收入減少,較2024年的63.4%進一步上升;48.4%家庭表示有欠債,反映基層生活壓力持續惡化。僅24.2%家庭主要工作成員有全職工作,餘下多從事兼職、零散工或面對失業,就業情況極不穩定。

在評價政府施政方面,多數受訪者對各項政策目標表現評為「一般」,包括扶貧、醫療、房屋供應等;當中以「增加就業機會」獲得最多負評(42.9%認為差),其次是「照顧弱勢社群」(36.3%)及「提升醫療服務」(34.6%)。受訪者對政府能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評價亦偏向消極,僅16.3%表示政府能夠做到,近四成表示做不到。

在施政期望方面,六成以上受訪者最希望政府優先處理土地房屋問題(62.2%),其次是醫療服務(59.7%)、照顧弱勢社群(52.2%)及社會福利(49.0%)。

在具體政策方面,最多人(64.6%)期望設立一站式經濟援助平台,提升綜援及津貼金額;其次是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更多保障以避免跨代貧窮(57.3%)及加快公屋興建(53.3%)。

政府應關注扶貧措施成效非僅交代數量

社協指出,儘管政府近年推出多項針對貧困和基層需要的措施,包括共創明TEEN、社區客廳、護老者津貼恆常化等,但實際成效仍未足夠,認為政府應關注成效而非僅交代項目數量。協會又建議政府應提升津貼制度、檢討在職家庭津貼門檻、落實失業援助、加強社會福利資源配置,並加強回應市民訴求的決心與效率。

社協強調,施政報告應真正回應基層民眾生活困境,聚焦縮窄貧富差距、改善就業與住房條件,並以具體可量化的成果為施政目標,方能重建市民對政府的信任與期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