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粵西永寧地區有一姓陳的人家,家境極其富裕,女兒十七八歲。陳父一直想為女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婿,但一直未能如願以償。

一天,陳父去州府參加一場宴會。宴會期間,看見一個身材高大、衣冠華麗的青年人走了進來,州牧(古代指一州之長)見他進來,連忙起身讓座。兩人之間的關係顯然很不尋常。陳父十分驚訝,不知道他是甚麼背景,就詢問州牧。州牧說:「這年輕人姓李,在永寧鎮已經三年了,一向願意與官場中的人交朋友,很是慷慨大方,但我也不知道他的家景。」陳父見李生氣度不凡,便想招他為女婿。

於是,就請州牧做媒,州牧欣然同意了,便去詢問李生。李生大方地答應,但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他每月會有幾個晚上出去會客,不得有任何阻攔。陳父覺得交朋友是人之常情,所以也沒有多想就答應了他的要求。

李生當了陳家的上門女婿後,他每晚都出去,終夜不歸,所招徠的都是些戴著高帽子、穿著奇怪的醜陋之人。陳父見他這個樣子,心裏很是後悔,但也沒有甚麼辦法。

話分兩頭,吳中有一位老太婆,年輕時曾經是劍客,武功高強,年老了就隱居在鄉中。她可以將劍收縮為雙丸吞入口中,也可以讓別人用刀砍在她的肩膀和背上,但了無血跡。與她同鄉的有一位葉家的公子,年輕時遊手好閒,卻喜歡劍術。聽說老太婆的劍術很高超,就想拜她為師。老太婆見這孩子劍法也不凡,覺得可以教,便收他為徒。葉公子經過幾年刻苦的學習苦練,終於掌握了她的劍術,也就出外雲遊天下去了。

當時,朝廷的軍隊出征緬甸,其中有轉運糧餉到楚南沅州的一支部隊,在一夜之間忽然丟失了數百筒銀子(古時轉運銀子用空心木筒貯銀),看守銀子的官吏大吃一驚,於是責令差役去捕緝,但毫無結果,差役們天天挨鞭子。這時有位老差役說:「丟失的銀子多到幾百筒,肯定不是一個人幹的,一個人拿不了這麼多;但如果來的人很多,必然聽到嘈雜吵鬧,而防守的人甚麼都聽不見,這其中一定有甚麼怪異的地方。」大家都認為他說得對,但又無法破案。案子不破,差役的皮肉永遠受苦。一想到挨鞭子,屬下們都膽戰心驚,老差役也不例外,因而蹲在路邊哭泣。

剛巧葉公子這時來到沅州,看到一個老人在路邊哭泣,覺得奇怪,便前去詢問。老差役就把一切都告訴了他。看到老差役憂心忡忡的樣子,葉公子頓然萌生同情之心,寬慰他道:「你放心,我會幫你找到盜賊的。」之後他就去到雲南、貴州等地尋找,但找了多天,也沒有任何消息。

這一天,葉公子來到永寧,在途中看見了李生,但李生並沒有發現他。他自言自語道:「哎呀,這不是小李將軍嗎?他怎麼會來到這裏呢?」他就向路人打聽,路人告訴他:「這是陳家的上門女婿。」陳家在當地很有名,葉公子隨後來到陳家,將楚中銀子丟失的事情告訴了陳父。

陳父驚訝道:「前幾天,我女婿突然發了大財,我也沒有詳細問他是怎麼得到的,是不是他偷了軍餉呢?」葉公子說:「這個不好說,你可以讓你女兒晚上仔細問他,也許他能說出真相。」陳父告訴女兒,說懷疑是女婿偷了軍餉,讓她打聽一下,沒想到女兒沒有經歷過甚麼世面,心裏發慌。

到了晚上李生回來的時候,看到妻子驚慌失措的樣子,心中有異,就不斷質問、威脅她。陳女嚇得跪在地上,把父親告訴她的一切都告訴了丈夫。李生聽後,拔出牆上的劍,想要殺掉她。劍未出手,說時遲,那時快,葉公子就從窗外跳了進來,大聲喊道:「不可傷害良家女子,洩漏機密的是我,如果你要殺,殺我可也!」

李生一看是葉公子,啪的一聲把劍扔在了地上,說:「兄弟你怎麼會在這裏?我的事已經敗露了,我們不能在這裏久留,我們趕緊離開吧!」葉公子怒罵他說:「我們這些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應該以義氣為重,怎麼能偷竊官家財物,嫁禍於他人呢,這樣做是要受到上天的懲罰的。」

李生道:「兄弟說得對,請你儘快返回楚南沅州,官銀保證無一遺失。我也離開這裏到別處去。」葉公子知道他是個說話算數的人,便出去向陳父辭別,返回沅州。李生當天也離開了陳家,不知去了甚麼地方。當晚,丟失的官銀在沅州錢庫裏無翼而歸,分文不少。

葉公子回到吳中後,來找他求助的人越來越多。過了幾年葉公子說:「我本身是平民百姓,卻背負著妖異的名聲,這就足以要了我的命。」因此他辭別了父母,前往點蒼山(位於大理洱海西側)學道去了,一直沒有再回來。#

資料來源:《嘯亭雜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