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是個旅遊的好去處,但你絕對不想住在那裏。最近紐約市民主黨舉行市長初選,曾因實施封控政策而聲名狼藉的前州長,與一位主張老派社會主義經濟學的候選人展開角逐。社會主義經濟學主張,人們想要的一切都應免費獲得。最終,後者勝出,不過在今年11月舉行的選舉中,他很可能會敗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的現任市長。
獲勝者是33歲的佐蘭‧馬姆達尼(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他的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教授,因此他並非真正代表工人階級和農民,他要領導這些人反抗統治階級資本家,他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也就是說,他希望通過民主制度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學。
甚麼是社會主義經濟學?嚴格來說,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概念。經濟學是指對稀缺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無限競爭的需求。經濟學的核心觀點是,人們不可能總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但合理的制度能夠最大化滿足我們的基本需求。
純粹的社會主義理論則完全相反。它以一種理想化的願景為起點,認為人人免費得到一切,資源共享,無人擁有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這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如夢幻國度、極樂世界、世外桃源、伊甸園——可以通過法律強制力來實現。但在現實世界中,這種理想最終且無一例外地演變成法西斯或極權主義國家。
原因顯而易見,儘管需要深思。對於稀有資源的所有權分配,存在激烈的競爭,無法實現全民所有。獨裁者可以宣布對我的鞋子實行社會主義,但最終只會引發誰有權穿鞋的激烈爭奪。
這很奇怪,但純粹的社會主義理論從未解決過這個核心問題,未能完成經濟學的首要任務:區分「我的」和「你的」,並構建法律體系來維護這種區分。
此外,還有其它更多的技術性問題,集體所有的資本存量無法進行交易,因此無法合理定價,唯一的結果就是成本核算體系的混亂。
可以肯定的是,社會主義這個詞彙,在定義上一直存在爭議。在19世紀70年代之前,有許多理論家大致可歸為烏托邦社會主義者,他們是偉大的夢想家而非經濟學家。他們設想一個平等、公正、富足的世界,將金融和大資本家視為通往完美世界的障礙。
第二階段以卡爾‧馬克思的著作為標誌,他是一位比前輩出色的經濟學家。他借鑒了古典經濟學家的理論,引入了所謂的勞動價值論,並提出私人資本所有者在生產價值中攫取了不公正的份額。他認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國家對資源的國有化來解決,之後國家會逐漸消亡。他將這一理論與黑格爾的歷史動力學(historical dynamics)相結合,認為工人階級對統治階級的革命是不可避免的,從而得出他的理論將必然實現的結論。
馬克思的理論被認為激發了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那一年,社會主義理論尚未在大規模實踐中得到驗證。弗拉基米爾‧列寧(Vladimir Lenin)掌權後,被迫闡述其施政方針。此前,他對經濟運作的設想僅限於將整個國家經濟比作郵局,未曾深入探討。他的首次演講,充斥著俄國電氣化之類的流行陳詞濫調。
「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始於革命以後,持續了三年,現實情況堪稱災難。糧食短缺,能源供應中斷,供暖停止,報紙被審查,農民反抗新興的暴力統治者,曾經的革命支持者對黨失去信心。為了鞏固政權,列寧迅速調整政策,放棄極端主義立場。
到1921年,他宣布了《新經濟政策》(NEP),有限地恢復私有財產、市場機制以及一定程度的企業自由。這一政策扭轉了布爾什維克的敗局,取得了勝利。至關重要的是,《新經濟政策》之所以奏效,恰恰是因為它背離了馬克思的構想,而事實證明馬克思的構想已經失敗。
人們常說蘇聯共產主義在1989年失敗了,但實際上,它在革命後的三年內就已失敗並被否定。餘下的蘇維埃時代,不過是龐大的官僚機構體制下的一黨專政,控著它所能掌控的一切,同時伴隨著國民壽命和生活水平的逐步下降。
一群英國學術界的知識份子密切關注這一切的發展,他們在數十年前自稱為另一種形式的社會主義者,稱為「費邊主義者」。「費邊主義者」一詞源自古羅馬名將昆圖斯‧費邊‧馬克西穆斯‧韋魯克斯,綽號「拖延者」。費邊的戰略是避免正面戰鬥,採用漸進、持久的策略,逐步拖垮更強大的敵人。
費邊主義者採用這一名稱是為了強調他們的策略,不是農民起義或工人階級革命,而是循序漸進的改革,透過耐心、策略性的改良來實現社會主義。如果仔細研讀他們的著作,可以發現他們的社會主義理論與烏托邦主義者或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截然不同。
費邊主義者致力於推崇學術專長和科學,將其視為高效經濟管理的關鍵。換句話說,費邊主義者——都出自學術界——希望以自己的統治取代舊有的貴族制度,他們渴望通過逐步接管各個領域,建立中央計劃經濟:社會福利、住房與食品、能源與技術、通訊與媒體、醫療與公共衛生、銀行與金融,當然,最終還包括人口生育。官僚機構越多越好,因為他們會在知識份子的建議下統治社會。
「費邊主義」一詞在美國從未真正流行起來,但其策略和行為卻深深根植於實踐中。1929年股市崩盤引發的經濟大蕭條,使得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1932年當選總統。他推動行政命令和立法,創建了一系列機構和項目,涉及財富再分配、價格管控、工業補貼、最低工資以及銀行國有化。這些措施都無法結束危機,反而使危機更加惡化。
隨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經濟管控和配給制度更加嚴格,進一步擴大了官僚體系,並將其延伸至軍事和武器製造領域,這種模式一直持續到冷戰及之後。
如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理想主義已蕩然無存,淪為貪婪政治的工具:向富人徵稅、沒收利潤、騷擾企業家、打壓成功人士、將最大權力和資源集中於國家手中,並推行各種愚蠢且邪惡的政策。
本質上就是如此。這一意識形態的階級吸引力並非指向貧困階層或工人階級,而是指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熱衷於所有時髦事業的富裕階層的子女。
這在美國選民中的影響有多大?顯然,在東西岸精英階層中已經取得了進展,並且未來仍會繼續。在某些可能的選舉情形下,這個共產小子甚至可能拿下紐約市。然而,其它地區似乎已經看清了局勢。
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社會主義經濟學。有經濟學,也有社會主義,但兩者不能混為一談,而且,從長遠來看,社會主義也難以與民主制度共存。
作者簡介:Jeffrey A. Tucker是總部位於德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創始人兼總裁。他在學術界和大眾媒體上發表了數千篇文章,並以五種語言出版了10本書,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鎖》(Liberty or Lockdown, 2020)。他也是雜誌《米塞斯之最》(The Best of Mises)的編輯。他還定期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經濟學專欄,並就經濟、技術、社會哲學和文化等主題發表演講。
原文:What Is Democratic Socialism?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